《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在3月14日获全国人大批准,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七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将正式启幕。这次改革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目标是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
这次机构改革贯彻了十八大的精神,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大部门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主要特点包括三大方面。
第一个特点是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机构是政府职能的载体,需要按职能转变的要求来调整优化。大部门制是一种组织形式,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也不是部门规模越大越好,关键和根本还在于职能转变,提高效能。这次机构改革,按照职能转变的要求,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该整合的整合,该调整的调整,该加强的加强,为政府职能转变和履行职能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二,成熟先行。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注重改革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而是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循序渐进,成熟先行。什么是“成熟先行”?这一般要考虑多个因素:一是客观需要,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需要,建设社会体制、改善民生的需要等。二是问题突出,如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影响效能等问题突出。三是共识凝聚,社会各界、政府、机构达成推进改革的共识。四是成熟经验,如地方改革经验,以往改革经验,国外有益经验等,可供借鉴。这样,通过综合考虑,比较权衡,优先选择条件成熟领域进行改革。这次机构改革,一方面抓住重点问题,对条件比较成熟的就先推进,坚定改革,如铁路政企分开、调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等,着力破解重大难题。另一方面,对条件尚不成熟、还需研究探索的,在进一步创造条件、累积共识后,适时加以推进,保持机构总体相对稳定。对有些长期存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通过职能调整解决,或适时通过必要的机构调整解决。
第三,力度较大。这次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机构改革、特别是上一轮大部门制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根据十七大的部署,2008年机构改革在实行大部门制方面迈出坚实步伐,组建4个大部门,减少4个正部级机构,涉及调整机构15个,大部门制轮廓初现。这次机构改革,突出重点,不失时机地迈出改革步伐,组建包括铁路在内的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国家能源局等。通过改革,组建2个大部门,减少正部级机构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为25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大部门制更加健全。这次改革针对性强,力度较大,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解决了一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这次改革是与职能转变紧密结合、同步推进,许多问题通过职能转变来解决,比单纯的机构调整更有意义。而且,今后随着实践发展,机构改革还将不断推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