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施维林:企业“绿色知名度”倡导者(2)

摘要:“财富”和“幸福”代表了施维林追求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企业家,他追求赢利;作为一个学者,他追求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

施维林坚持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盈利并不存在根本矛盾。

他提出,人类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生态问题,环保和节能领域存在巨大商机,企业必须自觉地把自身发展方向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结合,才能实现长期利益最大化。

英国研究机构“道德公司”(ETHICAL CORPORATION)对180个美国企业在1993年至2010年间的发展政策和市场表现进行研究。其中,半数企业是注重环保、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另一半则更关注短期利润。

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股价、资产回报率、股权回报率等高于不讲社会责任、只追求短期效益的企业。

施维林说,环顾全球知名企业,无一不在竭尽全力打造自己的“绿色知名度”,一些企业甚至刻意标榜自己不惜成本为环保做出贡献。

“商业企业具有超越地理界限的巨大影响力和实力,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收入超过不少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施维林解释道,“公司所制定的政策不仅影响其员工生活,同时也影响周围社区和本地生态系统。特别是煤炭、农业和重工业等领域,企业高管们的决定直接关系到污染水平和百姓生活。”

中国建议

《财富准则——自觉资本主义世代的企业模式》一书2001年在中国出版后,施维林先后多次到中国旅行、参加学术座谈和演讲。他说,这些年来,中国人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

施维林坦言,2001年第一次来中国时,他提出“应该关注生态环境”,但大多数听众的反应是“还是应该把经济快速发展当作首要任务”。但是,近一段时期以来,他发现中国企业家对环境资源问题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环保和节约资源非常重视。

施维林认为,作为两个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和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两国加强合作,不仅将造福两国人民,同时也将推动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两国企业应在这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

施维林在2005年出版的著作《自觉全球化——世界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中写到:“过去几十年中,很少有经济发展减速是由环保法律造成的。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是由于提高环保标准促使企业进行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能效的创新,而这些都会提高企业的全球竞争力。这清楚地表明,保护环境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其成本。”

他认为,当人们的观念逐渐扭转之后,企业家可以在实现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是过时与前卫之间的桥梁,他们能以惊人的速度将新观念和新技术商业化。”

他相信,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企业将起到重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只靠政府和百姓,企业可以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方面,中国应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完)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