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就听说过堡垒公司,但那时我浑浑噩噩,不明事理。我以为那不勒斯就是我的一切,剧院这东西属于别人,”他回忆说,“后来我看了他们的一场演出,在监狱里,演员都是囚犯。我目瞪口呆。”
“像我这样的人也能演戏?难以置信。我一无是处,是个罪犯,谁会想看一个罪犯站在舞台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想象自己也能参与演出。但后来,我问自己,‘如果你不做这个,还想做什么?’”于是,阿雷纳鼓起勇气,报名参演蓬佐改编的《三便士歌剧》。
蓬佐曾是意大利小有名气的演员,他和妻子钦齐娅都出生在那不勒斯,喜欢戏剧和表演。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转投幕后,改编和执导戏剧,偏爱找路人、囚犯等普通人表演。
“我干这行(指导囚犯演出)25年了。我不喜欢和专业演员一起工作,受不了他们的毛病。我对真实的人物更感兴趣,而不是那些戴着面具的演员,”蓬佐如此解释自己选囚犯当演员的初衷。
在蓬佐改编的《三便士歌剧》里,阿雷纳出演的角色要完成一大段即兴独白,这让阿雷纳感到压力巨大。
“我紧张极了,晚饭都没吃,躲进后台的化妆间里,对自己念叨着‘这不是你,你不过是一个从那不勒斯贫民窟里出来的蠢货,你可做不到这个,’”阿雷纳回忆说。
蓬佐在后台找到他,牵着手把他带上排练舞台。阿雷纳顺利完成独白,蓬佐大为赞赏。
“我就这样正式加入那部戏的演出,”阿雷纳说,“从那时起,我们在团队里面对彼此,面对自己,面对过去。我意识到,我的昨日将不再重演,昨日之我亦不复存在。”
(阿涅洛•阿雷纳在影片《现实》中的剧照)
阿雷纳头脑聪明、认真学艺,对表演充满热情。连续出演蓬佐改编的多部剧目后,阿雷纳成为了“堡垒公司”的主力演员,尤其擅长大段独白,其表情和声音令人印象深刻。他也因此获准在每天特定时段到监狱对面的一栋老楼内参加排练,还不时到附近城镇巡游演出。
2006年,导演马泰奥•加罗内到沃尔泰拉镇探访好友蓬佐,被后者的“囚犯剧团”迷住了。当时,加罗内正筹拍由那不勒斯黑手党内幕小说《格莫拉》改编的同名电影,他看中阿雷纳,打算让他在片中本色出演,扮演一名黑帮杀手。加罗内向假释裁判委员会提出申请,但后者以“角色和演员之间相似度过高”为由,拒绝阿雷纳参演《格莫拉》。
这部电影后来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投资方和观众都希望加罗内能再拍一部黑手党题材电影,但他拒绝了。他想拍一部喜剧,而主演人选只有一个——他念念不忘的阿雷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