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家评论】
“替夫顶班”的荒诞一幕,让人想起安徽省阜阳颍上镇原书记张治安,父子接班和“替夫顶班”所折射出的,都是权力家族化下的荒诞。这两出荒诞剧反映出来的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低下、干部队伍管理混乱的乱象。
这件事情的责任不在顶班夫妇,而在当地的镇政府,在于没有严格的政策和监管制度,按说加建平长期脱岗,应该有对脱岗人员的处理政策和纪律,而不应用集体会议的名义取代组织程序和组织纪律。随意让其妻顶班上岗,不符合组织纪律和程序。“夫岗妻顶”一事“顺风顺水”,让政府的公信力荡然无存。对于涉事的官员,相关部门必须严肃追究其责任。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代夫顶班的“创举”违反了《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但这种违法违规之事,当地原镇党委为何非但不加以及时制止,还通过党委会为其披上了“合法外衣”?难道当时同意的在场领导都是法盲?仰或背后有隐形的利益输送?
显然,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何家集镇党委这里变成了“一纸空文”,监管流于形式,自然就会“你好我好大家好”,这让政府的公信力无处安放。难怪当地的一些镇干部会有“涉事者的妻子认真能干,比丈夫强多了”这样的荒谬逻辑。
代夫顶班的荒谬逻辑在政府部门能够“顺理成章“,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公权力的滥用。一旦公权力得不到有效的遏制,监管流于形式,类似“顶岗”事件还会上演。因此,预防“顶替门”,阳光是最好的催化剂,权力需要关进笼子里,也许就不会发生在编不在岗、家眷来顶岗这种情况发生。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