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军:刚才听下来总的感觉,企业家发言有这么几个特点,一个是平和,第二句是谦虚,第三个词是礼貌,第四个词是讲政治。这是刚才给我总的感觉,这五位企业家讲的内容点评,我看刚才李会长点评挺好,所以我就不重复了。利用这个机会谈一点我的想法,供各位企业家参考。
第一个问题,我们产业产品转型升级的方向在哪里?第一个方向是产业产品高度化,原来发展一产,后来发展二产,再后来发展三产,非农产业,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这就是产业高度化的过程,这是我们产业产品升级的一般方向。第二个升级的方向是产品的高端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知识和密集型的产品。高端化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消费结构升级了,你不高端化消费者不买账了,第二原因是高成本时代到来了,不高端化消化不了高成本了。产业产品升级的第三个方向,产品特色化,我们应该依托自己特色的资源要素,发展特色产品产业形成特色竞争力,只有有特色才能形成优势,只有有优势才能有竞争力,只有有竞争力才有可持续发展。第四个方向产业企业集群化,扎堆,参与集群中的分工协作,集群性是分工协作的体现,是可以提高效率的,企业一方面可以作为产业集群中的种子企业,另一个方面是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产业集群中,分享着其中分工协作的好处。04:52第五个升级的方向,产品品牌化,整个企业品牌化,企业要发展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家品牌,还有我们企业所在园区的品牌,只有高附加值,企业品牌才有新的竞争力。我们不能总是为国外企业打工,要让价值链更低的国家为我们打工,要掌握研发环节,品牌环节,营销环节。第六个升级的方向就是产品的绿色低碳化,也就是说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去发展我们的产品和产业。绿色低碳,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第七个方向,就是产品的融合化,产业的交融化,经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按照产业链,产品链,价值链,产业生态,按照这样一些规律发展我们企业的产品和产业。第八个方向产品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全球的分工协作,分享全球分工协作带来的好处。第九个方向产品信息化,在互联网物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产品和信息结合在一起。工信部,就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这是转型升级的九个方向。转型和升级两个概念是有差别的,转型,原来面向外需的,转向内需,高碳的转向低碳,升级是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又要转型又要升级统称为转型升级。
第二个问题企业创新的几个方面。我们最应该关注哪几个创新?第一个观念创新,或者说文化创新,意识决定行动,先有意识后有行动,我们要想创新,先观念上创新。第二个市场创新,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客户是什么,目标客户核心需求什么,我们要了解客户需求的最新变化。第三个产品创新,我们知道了目标客户的核心需求,尤其需求新的变化,那就提供他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产品要创新,按照我前面刚才说的九个方向去推进,同时产品创新还要符合。一个要看产品符不符合结构升级的方向,第二个标准是否符合绿色低碳的方向,第三个是否符合政府政策鼓励的方向,如果同时符合了,就很好了,未来很有发展潜力,如果都不符合那你小心一点。第五个创新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有时候是交叉的,有时候是独立的,技术有时候不一定会变成产品,技术是产品的一个手段,技术创新可以独立,但是单就技术创新讲技术创新,不是我们企业关注的问题,企业技术只是你的手段,最终要变成产品和市场的。第五个创新就是模式创新,我们企业的发展模式的创新,我们企业最关键的是盈利模式,通过什么办法挣钱,要根据新的形式进行创新。第六个是品牌创新,在新的时代,尤其是现在全球绿色低碳潮流的时代,我们的品牌最应该树立与他相适应的品牌。一个方面符合朴实价值,又受到消费者的需要,也同时符合政府政策鼓励的方向。第七个制度创新,包括企业组织创新,我们现在要降低成本,怎么推进企业组织的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如何消减中间不必要的变化,降低成本,制度创新还包括我们企业产权制度,公司治理制度,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创新,这就是我们创新应该重点关注的七的方面。
第三个问题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又应该重点关注哪几个问题?一是技术研发创新,企业要开放新产品要搞研发,研发程序机制,组织如何创新。第二个技术产业化创新,技术不是目的,怎样技术产业化,如何创新,包括产、学、研合作等。第三个技术交流合作创新,刚才很多企业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这就是交流。第四个创新技术人才机制的创新,你要搞技术得有人,技术的人才怎么让他更好的发挥作用,这需要创新。第五个是知识产权的创新,怎么保护好我们企业创新的产权,让大家有积极性创造性,去推进我们企业的技术创新。第六是政府激励政策的创新,这是政府要做的,如何通过财税金融等等方面的政策,来鼓励大家的创新。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政府在为企业创造好的创新环境方面,重点应该做什么。第一,减税,最重要的是减税。政府机构太庞大,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要精兵简政,实际上就是为下一步减税创造条件,包括三公消费压缩,新的楼堂馆所不建了,实际上也是为减税,减少政府的支出创造条件。如果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这些资源,企业必定你掌握的就少,政府把钱收上来反过来补贴你何必多此一举,不如少收。第二个反特权,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慢慢逐步建立起来,所得税是并轨的,现在更主要是解决国有企业和央企和广大的民营和中小企业如何竞争的问题,怎么去掉国有企业的特权。最重要是政企要分开。有了行政级别,如何公平竞争?当然还有许多准入条件,等等。第三政府要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为广大企业提供公共服务,这是政府的内在职责。公共服务有很多方面,我觉得政府一个很重要的服务就是信息服务,企业有一些信息掌握的不是太全面,但是政府有他的优势,怎么为广大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这是我们需要做的。最后才是扶持我们中小企业的发展,给大家一点补贴,给大家解决一些融资难的问题,还有资金的问题,这个也重要,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放在最后。只有通过这样方法,我们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谢谢大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