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华社快讯:人民法院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透露,2024年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46件72人,改判13人无罪。严惩对企业造谣抹黑、敲诈勒索等犯罪。报告举例,黄某伙同他人在网上发布涉企负面信息,以付费删帖等方式敲诈勒索21家企业55.6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人民法院2024年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46件72人
相关阅读
- 青岛真查实改解决企业急难愁盼2025-07-23
- [视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2025-07-14
- 监管“无感”企业增效2025-05-19
- 企业拥抱数智化 农民工如何转型高素质产业工人?2025-04-17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2025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对接会在京举办,多元需求发布共筑产业生态2025-04-01
- 符合条件AI企业免租入驻! 北京打造人工智能企业重点承载区2025-04-01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5-03-17
-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2025-03-12
- 北京市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和大会相关决议草案2025-03-11
- 北京市代表团审议“两高”工作报告等事项2025-03-10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 北京世园公园:从盛会舞台到全民乐园的华丽蜕变
- 以创新为钥,打开县域消费大市场
- 携手共绘雪域高原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画卷
- 【廿四节气·处暑】处暑知秋意,丰收满目新
- 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 运博会:科技+创意“圈粉”年轻人
- 暑期文旅市场创新彰显产业升级新活力
- 刘宏: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贡献
-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4年降32% 感知美丽中国的“绿色密码”
【理论看点】王永中:“一带一路”使中国经济更加多元化
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合作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成效
当前中国经济的地位与前景
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展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