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华社快讯:人民法院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透露,2024年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46件72人,改判13人无罪。严惩对企业造谣抹黑、敲诈勒索等犯罪。报告举例,黄某伙同他人在网上发布涉企负面信息,以付费删帖等方式敲诈勒索21家企业55.6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人民法院2024年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46件72人
相关阅读
- 青岛真查实改解决企业急难愁盼2025-07-23
- [视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2025-07-14
- 监管“无感”企业增效2025-05-19
- 企业拥抱数智化 农民工如何转型高素质产业工人?2025-04-17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2025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对接会在京举办,多元需求发布共筑产业生态2025-04-01
- 符合条件AI企业免租入驻! 北京打造人工智能企业重点承载区2025-04-01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5-03-17
-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2025-03-12
- 北京市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和大会相关决议草案2025-03-11
- 北京市代表团审议“两高”工作报告等事项2025-03-10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生日快乐,青春中国
- 【廿四节气·寒露】秋意浓,露凝霜,养生正当时
- “电影+” 加出消费新动能
- 中秋承古韵 明月映团圆
- 国庆中秋喜相连 风清气正共欢庆
- 韩文科:面向“十五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杨英杰: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世界意义
- 刘颖:“大安全”理念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 【党员课堂】左鹏: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十一”假期|京津冀文旅服务“一盘棋”
精选视频
【中华文明】何以“大一统”?中华文明的历史回答
中华文明丨从“最初的中国”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
划重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核心任务大拆解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