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华社快讯:人民法院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透露,2024年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46件72人,改判13人无罪。严惩对企业造谣抹黑、敲诈勒索等犯罪。报告举例,黄某伙同他人在网上发布涉企负面信息,以付费删帖等方式敲诈勒索21家企业55.6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人民法院2024年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46件72人
相关阅读
- 人民法院对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罪大恶极者,坚决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处2025-03-08
- (现场实录)张军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5-03-08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025-03-07
- 首都金融业压舱石地位进一步巩固2025-02-21
- 数字经济成乡村振兴新引擎2025-02-17
- 首发经济缘何备受关注2025-01-14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024-11-12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024-11-12
- 发展壮大耐心资本 筑牢产业发展之基2024-08-20
- 多方助力让“瞪羚”“独角兽”跑得更快2024-08-14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乘“热”而上,“避暑经济”燃旺消费热情
- “北京方案”塑造全球数字友好城市新范式
- “政策+科技”筑牢大国粮仓
- 把握科学编制中长期规划的“三性”要求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精选视频
【强国建设·专家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