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芦山地震发生后,抢救生命的期待时时告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切实防范次生灾害。要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如果说拼抢“黄金72小时”是当前灾区人民和救援人员最大的期盼,那么从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建设美好新家园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灾后重建来说,资金筹集和管理至关重要。
灾后重建资金的组成
灾后重建的过程往往漫长而复杂,资金需求量巨大。
以日本新潟地震为例,其灾后重建的费用是紧急救援时期的3-4倍。从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灾后重建资金的筹措情况来看,灾后重建所需资金大致来源于三种渠道:政府财政、巨灾保险和社会救助。其中,财政支持起主导作用。
在日本,灾后重建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地方公共团体的灾害对策基金、金融部门提供的贷款、保险业的理赔以及社会各界的捐款。其中,国家负担重建灾区的大部分费用。
日本特别立法,要求地方政府未雨绸缪,提前筹备灾害救助资金。日本《灾害救助法》规定,东京都必须按照在本年度前三年的地方普通税收额平均值的千分之五作为灾害救助基金进行累积。
(图片:2011年3月12日拍摄的日本岩手县宫古被地震海啸侵袭后的景象(左)和2013年3月1日在同一地点拍摄的影像。)
在美国,美国联邦政府承担了救灾及灾后重建的主要财政责任,保险业也在灾后理赔和灾后重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地震后,保险业支付了100多亿美元的赔款,保险赔付资金被迅速注入灾后重建项目,成为灾后经济复苏的强大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