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签”令社会认知简单化

“贴标签”令社会认知简单化

“我是一名‘蚁族’、‘啃老族’、‘矮穷矬’、‘北漂’。”25岁的小蒙常会这样说,有时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有时是自嘲。他的实际身份是大学毕业生,老家在广西某县城,目前在北京中关村一家小公司做职员,月薪约4000元,有三险一金,与人合租房住,父母偶尔仍需像读书时那样补贴他些钱。

蒙妈妈对儿子的状况倒没那么灰心,“他上了大学,在北京找到了工作,算是开头不错吧。刚参加工作,哪能都那么理想,慢慢奋斗。我和他爸爸都有工资,经济上帮他一下心甘情愿。”蒙妈妈对儿子给自己贴的一连串“标签”,有的听说过,有的需要细细解释一下才明白,“老这么说不太好吧,影响情绪。”

体制内、体制外,潜规则、明规则,穷二代、富二代……眼下,不论互联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各种“新词”层出不穷。其中一些词汇,对某类现象或群体的概括别具一格,契合人的心理,迅速传播开来,公众常常对号入座,以此对周围的人和事分类、判断。社会学上通常将这类行为称为“贴标签”。你是“富二代”,立刻有人联想到开宝马、爱炫富;你是“穷二代”,立刻有人联想到生活窘迫,对社会怨气大;你说央企不容易,会被冠以“五毛党”;你为外资说好话,会被称为“新买办”。媒体在报道时也会大量引用这些“标签”,譬如“蚁族也想成为体制内”、“穷二代,想当房奴不容易”等类似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强化了标签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许多人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一些新词而已,大家都说,你要是不知道、不跟着用,显得特别落伍。”小蒙说。在他看来,有些标签简洁明了,交流中引用一个词就能说明一种复杂的状况和心境,“比如‘北漂’,就很符合我们这些在北京没户口、没根基的人的状况。”有些标签,他没什么感觉,只是觉得新鲜、时尚。“有同事生孩子了,我们会说他要成为‘孩奴’了,其实人家可能并不觉得是负担,心里美得不得了呢。”

不过,随着这些标签越来越多地融入现实生活,不少人感到了被贴标签的不适。

陈朝伟是北京一家外企员工,家里煤气灶出故障请人来维修。“维修工人来了,不仅修不好,还把灶拆得装不回去了,最后还要收上门费。我说修好了才能给钱,他就说‘你们白领欺负我们农民工’呀。”这句话让陈朝伟感到很不公平,“农民工的确为城市建设做了很大贡献,也吃了很多苦。但就事论事,不对就是不对,不能随便贴标签。”

“自从我考上公务员后,就被贴上‘体制内’的标签。”马剑对此很无奈,“同学聚会,大家都说‘体制内’如何好。如果我说自己经济上有压力,立刻会被人说虚伪。如果我说工作辛苦,立刻有人说我‘别装了’。其实在同学里,我这样一个小公务员真的是收入比较低的。”

“‘贴标签’也称为‘污名化’。”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强说,即一个群体将某些偏向负面的特征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将这些特征刻板印象化,掩盖其他特征,成为与之相对应的指标物。

普通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习惯于将其化繁为简,以便清晰便捷地把握事物特征。标签化就是一种简单归类,人们可以借助标签对外界的人、事、物形成表面和粗浅的印象,降低行为成本。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