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文风必须拿出真招,见到实效。一是增强思想观点,提倡鲜明文风。所谓鲜明,就是思想性要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观点鲜明,态度明确。思想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好的思想观点只能来源于学习,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二是坚持“三贴近”,提倡生动文风。所谓生动,就是讲具体坦诚的话,讲新鲜活泼的话,讲群众喜闻乐见的话。改进文风,就是要深入到群众之中,学习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三是力求“短实新”,提倡创新文风。所谓创新,就是开新篇、辟新途。要大胆实践,倡导朴实明快的符合“短、实、新”特点的行文风格。四是提升党性修养,提倡清新文风。所谓清新,就是讲话、行文既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又有鲜活的表现形式,文章内容深邃,表达轻快,不仅耐读,而且易读。提升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党性修养,体现在文风上就是不说空话、套话;提升其道德品质修养,体现在文风上就是不说假话、大话;提升其联系群众的修养,体现在文风上就是不说官话、废话;提升其科学知识的修养,体现在文风上就是不说经不起实践检验和脱离实际的话。
二、弘扬优良文风,端正党风政风
文风建设是党风、政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从端正党风的高度审视文风,高度重视弘扬优良文风对党风建设的积极作用。
1.弘扬优良文风,提高科学执政水平
用好“笔杆子”是党和政府实施有效领导的重要方式。领导机关的文件和领导干部的文章讲话,体现着党的意志,是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部署协调、指导工作落实的基本工具,理应运用好、掌握好。要重视话语体系创新。一个政党,其伟大生命力不但表现在行动中,还表现在先进的话语体系中。符合社会进步的健康、有新意的语言,会使交流更加通畅,更富有鼓动性、感召力。执政党不能只会讲文件上的话,还要多用生活中新鲜生动的语言。要善于向群众学习。只有向群众学习,了解群众需求,方能言之有物;只有向实践学习,把握基层实情,方能言之有据。学习群众语言,自然会摒弃“假、长、空”,坚持“短、实、新”,这样的讲话和文章,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才能真正做到入脑、入耳、入心。要重视运用网络。网络已经成为领导干部创新执政方式的重要平台。“网言网语”能够迅速拉近官民距离,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网络问政工作中,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摒弃了“文件语言”,使用起“网络语言”,有效地引导了舆论,鼓舞了民心。
2.弘扬优良文风,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新闻宣传早已不仅是新闻单位的事,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尽快熟悉新闻工作,善于运用媒体,指导推动工作。
创新舆论引导方法。新闻文风是文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界必须在大力宣传党的主张、坚持弘扬社会正气、正确引导社会热点、快捷通达社情民意、争抢突发事件第一落点、理性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弘扬优良文风,努力创新舆论引导方式方法。
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提高新闻素养,加强对媒体的了解、服务和引导,利用和发挥好媒体作用,学会同媒体打交道,学会在媒体的监督下开展工作,不能“一表扬就笑,一批评就跳”。新闻工作者要落实“三贴近”,坚持“走转改”,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政府部门要运用好新闻发言人制度,主动配合媒体,强势占据舆论引导制高点,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升舆论引导艺术。舆论引导艺术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里不仅是指新闻报道,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讲话、报告、文件、简报中,同样存在舆论引导的问题,一样需要我们把好关、掌好度,精心选择内容,把控引导节奏,及时反馈引导效果。当今时代已经是信息时代,信息瞬间传播全球,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新闻媒体,要切实承担起引导正确舆论的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辱使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