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恢复信心不能仅靠“官员带头吃鸡”(2)

【案例】恢复信心不能仅靠“官员带头吃鸡”(2)

“官员带头吃鸡”只是责任的回归

随着H7N9禽流感疫情的扩散,家禽行业如履薄冰。官员有理由带头吃鸡,以重塑消费者信心、拯救家禽业。农业部门也已提出了在抓好动物H7N9防控的同时确保家禽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这需要财政、信贷等部门一起用力,尤其在疫情防控方面坚持更多透明、科学的措施。

“湖南局长带头吃鸡”并非 对接民意的创举,早在15日,郑州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即已“以身作则”,带头吃鸡肉,提醒市民用轻松心态科学预防。倘若推而广之,每逢一些公共事件,譬如说水污染了、三聚氰胺来了等等,期待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显然也是惯常的桥段。

按理说,当领导官员迎合民意,带头吃鸡,应该得到掌声才是,但吊诡的是,反而遭到更多的质疑与追问。有人说,领导带头吃鸡不妨加强疫情防控,有人说,并非有效应对之策,仰仗权力不如依赖制度路径,更有苛刻的网友说领导吃鸡是作秀,因为是吃的严格检验的鸡、领导或已打了有关疫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们能够理解为何一些官员的言行会陷入动辄得咎、进退维谷的境地,背后既有为历史欠账埋单的缘故,也有公众心理焦虑的缘由。但不论什么原因,也不应将领导带头吃鸡的积极意义抹灭。是的,即便领导大快朵颐的吃鸡,我们的恐慌心理依旧存在,领导吃鸡是否真的能给家禽市场注入一丝暖意也存在疑问,苛刻点说,对于预防禽流感也无多少实际意义。但是,凡此种种与领导带头吃鸡并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将预防H7N9禽流感视为下一盘棋,疫情信息的及时公布、疫情防控网络的积极构筑、疫情形势的正确分析等等举措,则好似“车马炮”,“攻城拔寨”的确不可替代;而诸如“领导带头吃鸡”等此番细小的举动,则犹如小卒,能量有限但也不可或缺,终归来说对预防禽流感都是有益的增量。

更具体地说,领导带头吃鸡,只是责任的回归而已。正视民意诉求、及时给公众传递一种政府预防禽流感、拯救家禽市场的决心和信心,不正是官员的本职工作么?尤为关键的是,当正视民意并不普遍、“鸵鸟思维”暂未根除的当下,此般承接民意的行为不是难能可贵?那么,又何必苛刻的审视“领导带头吃鸡”呢?

总而言之,领导带头吃鸡,对于预防禽流感,对于“官员形象”的救赎,都是一点一滴的努力,给点掌声,无可厚非。

官员带头吃鸡,起码不该给嘘声

对于官员带头吃鸡,我觉得应该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对官员带头吃鸡不要评价过高,特别是从效果方面说。因为大多数群众还是会选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态度,并不会因为官员的带头吃鸡而跟进。

不过,我主要想说的是,对于官员带头吃鸡,我们还是要给予肯定。官员带头吃鸡,是为了减少禽流感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应对农民养禽业遭遇的巨大影响。已经有不少从事禽业养殖的农民发出呼吁,希望领导像过去带头喝水、带头喝奶一样,再来一个带头吃鸡。“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应该对带头吃鸡的官员表示敬意。我们还可以说,虽然官员带头吃鸡未必能完全打消老百姓的疑虑,但如果官员不敢带头吃鸡,则必然增加老百姓的疑虑,则是毋庸置疑的。

奇怪的是,网上居然带来了一些嘘声——虽然不是主流声音。一些人说,官员吃的鸡都是特别检疫的鸡,都是特供的。这说法不知道有什么根据。还有人说,不能为了经济指标坑害老百姓。这种说法也是说不通的。官员吃鸡正是考虑整个禽业养殖农户的利益;再说,如果吃鸡是坑害老百姓,官员会为了政绩坑害自己吗?更有人说,当心吃鸡推动公款大吃大喝,这更荒唐了,150人吃了30只鸡,这谈得上大吃大喝吗?对于领导带头吃鸡的非议,也有网友批评说:现在也怪了,只要政府领导一露面,不管做的是好事坏事,总要被一些人骂。我们究竟希望政府官员怎么做,还是什么都不做?那样一来对大家又有什么好处呢?

作为“主人”的百姓,也应该对公仆功过分清、赏罚分明,而不能总是批评;而且我们的批评也应该实事求是。

“官员带头吃鸡”是一种必要的作秀

近日,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和省兽医局局长中餐在镜头前坦然吃鸡,希望以行动来消除民众对禽类产品的恐惧,恢复市场信心。湖南省畜牧水产局食堂提供的中餐是“鸡鸭宴”:油炸鸡腿、辣椒鸡块、咸蛋、爆炒鸡杂、老鸭汤,做法多样。据了解,有150名左右的干部职工在此用餐,而这些鸡鸭全部是在附近家禽批发市场购买。

H7N9禽流感病毒来袭,出于对自身健康的本能保护,民众对食用家禽产生了很大心理障碍,饲养企业和农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损失异常惨重。虽然政府和专家都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但是,公众宁愿更加保守,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拒绝消费家禽类产品。

消费者的个体理性可能会将潜在风险无限放大;市场的优势可能无法逾越疫情的障碍,价格机制此时也会出现失灵。这个时候,政府部门必须承担起“救市”的义务,一方面固然要加强疫情防范,另一方面也要确保家禽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要不然,家禽产业被禽流感打击得片甲不留,到时候禽流感一过,市场上不可能还会保持稳定的供应,价格暴涨暴跌以及随之而来的市场混乱势必难以避免。就算不看那么远,仅着眼于当下的饲养户们的切身利益,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也是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重塑消费者信心,拯救困境中的家禽业,政府部门以及具体代表政府部门的官员们,必须站出来身体力行地作出示范。既然官员说吃鸡没有问题,那么官员就必须带头先吃,否则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既然官员呼吁消费者不要“谈禽色变”,那么官员就应该首先让大家看见你是怎样表现的,否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然,即使官员带头吃鸡本是另一种履职担当,质疑无聊作秀的声音仍然很多,甚至还有骂人的,但是,更多的官员还是应该带头在镜头面前吃鸡,哪怕挨骂,至少也是一种关注。

既然官员无论是否带头吃鸡都有可能挨骂,那么还是大胆地带头吃吧,因为积极作为永远都要比消极懈怠更好。“官员带头吃鸡”是一种必要的作秀。应该有更多的官员都出来带头吃鸡,当然最好是能够自掏腰包。

“畜牧局长带头吃鸡”,科学吗

随着H7N9禽流感疫情的进一步扩散,我国家禽行业如履薄冰。为了消除公众恐惧,4月17日中午,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机关食堂整整炒了30只鸡。局长袁延文等官员带头吃鸡。以重塑消费者信心、拯救家禽业。

我注意到,畜牧局长的这一行动,在网上鲜见认同。原因很简单,公众担心疫情的不可控远远超过家禽行业跌入低谷。这一波不期而遇的H7N9禽流感自然会对家禽养殖业带来巨大冲击。据央视报道,目前全国肉鸡和鸡蛋市场需求骤然减少,价格大幅下降。其实,还用不着统计,提上菜篮去各大家禽市场逛一逛,冷清场面就是明证。

回望2003年的非典期间,由于人们对传染型病毒恐慌心理不减反增,使得我国餐饮、旅游、娱乐服务业,遭受重创。要重拾公众信心,化解恐慌心理,需要更多环节与细节的公开。目前,H7N9的病原至今仍未找到,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和传播者尚未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禽类产品的信任指数。

所以,在这样的节点上,即便带头吃鸡的领导再多,恐怕收效都不会明显,网友响应的热情更不会有多高。作为畜牧局的局长,站出来吃鸡的勇气值得肯定,毕竟还是冒一定的风险的。但是,大部分公众其实也知道,吃煮熟的鸡是没有风险的。真正有风险的环节是活禽的购买、宰杀、加工环节。鼓励民众吃鸡,这些环节也就无法避免。所以,你是带头吃鸡了,但让普通市民真要去吃的话,恐怕还是得慎重。

虽然H7N9的病原尚未找到,但打好“预防禽流感”硬仗,必须依靠制度,依靠科学,依靠群众,这才是正确的布防措施。需要相关部门及时跟进,而非吃几只鸡那么简单。依靠科学,就是要把握我国国情。中国是全世界70%水禽迁徙时停留之地,全国有大量人口处在基础卫生设施不完善的环境中,且近来生态和环境水系污染加重。一旦“禽疫”扯动哪一根爆发性神径,防控难度定会陡增。

这就需要我们时刻绷紧“防禽”这根公共卫生的弦,依靠科技、依靠人民,布好“禽流感”滑向“人传染人”的防火墙。显然,这远比畜牧官员吃几十只鸡重要N倍。原因很简单,经济、社会及某一行业的生产危机可以修复和应对,而公共卫生危机一旦造成,便无可逆转,最终会酿成全体民众的灾难,到那时便追悔莫及。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