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

“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闭幕时又系统阐述了“中国梦”。“中国梦”成为当下的一个热词。那么,我们怎样理解“中国梦”呢?记者就此专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捷研究员。

李捷 中国梦

记者:“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乃至我们整个民族的梦想。这个梦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李捷:“中国梦”要从历史上追溯。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到了18世纪我们落伍了,那时候西方已经走上工业化道路,我们还在封建社会徘徊。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了我们“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过程中,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但为什么这个美梦没有成真呢?因为当时缺乏一个真正能够担当革命重任的先进的领导阶级。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1921年发生了一个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把阶级的使命和民族的使命融于一身,勇敢地承担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新中国实现一个梦想而奋斗。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一个根本政治制度奠基下来,毛主席庄严宣布要为建设一个富强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到1964年底的时候,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目标。在这个“中国梦”的指引下,新中国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记者:我们已经实现了很多梦想,但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距离目标还有多远?实现“中国梦”还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李捷:改革开放后,我们的“中国梦”开辟了新的航程。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候像今天这样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这么近。党的十八大重申了两个“一百年”的追求,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现在距离这个梦想还有八年的时间。但这八年,我们一定要殚精竭虑,绝对不能够在改革开放这个路途上退缩、停留,一定要往前走。这以后我们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之后,我们还要继续奋斗,为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现代化而奋斗,要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加有质量、更加个性化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另外,我们不能忘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还要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