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的没人查?超级公民好骄傲
近几年来,围绕中石油而出的负面新闻已经很多了,而这些负面新闻中又尤以奢靡浪费居多。也难怪,人家中石油富得流油,公款吃喝算个啥?
在中央“八项规定”的高压线下,中石油的领导们仍一如既往地打牙祭,足见其胆量过人。一句“我们是中石油的,不会有人来检查”,多么的豪气冲天!“中石油”这三个字,就是响当当的通行证,别人过不去的道儿,我中石油可以畅通无阻。
中石油的负面新闻不断,但对他们的领导层来讲,说毫发无损似乎有些过,但基本上也能全身而退,社会舆论再怎么非议,中石油就是不为不动。是什么让中石油如此地招摇?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中石油的坏脾气其实是被有关部门给惯出来的。难以撼动的垄断地位,让中石油根本不识愁滋味,反正有国家利好的政策罩着护着,钱来得实在容易又实在太多!
按理说,作为国企,又是共和国的长子,中石油该给国家所有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才是。但令人遗憾的是,中石油屡屡曝出负面新闻,让人感觉是一个不肯认错的“坏孩子”。“坏孩子”是怎样炼成的?除了自身不学好外,那就是“监护人”的不是了,对“孩子”一味地娇惯,“孩子”能不使气任性?“我们是中石油的,不会有人来检查”这句话,分明又告诉我们另外一层意思:中石油名头大、能耐大,很少或压根儿就没有人去对中石油动用社会规则。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奢靡浪费很是深恶痛绝,下大气力进行整治。中石油领导仍公款吃喝,是何道理?顶风违纪,理应罪加一等,有关部门对中石油的这一行径应该从严惩处。
【启示与思考】
“中石油没人查”撕破了公款吃喝治理的表象,其背后的潜台词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公款吃喝治理应有的路径加快填补对公款吃喝监督和约束的法律漏洞。“中石油没人查”似乎在向外人揭示了一个独立于政策法规之外的“独立王国”。在这个“独立王国”之中,地方纪检部门、平级的本单位纪检部门,都没有权力伸手。除了媒体的暗访以及更高级别的纪检组调查,以此类形式存在的公款吃喝的病灶,似乎就没办法切除。作为国企,又是共和国的长子,中石油该给国家所有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才是。但令人遗憾的是,中石油屡屡曝出负面新闻,这无不是在警示我们:央企,对于中央工作新风的落实,仍然处于监管留白的状态。
真正的现实不在会议桌上,而在底层人群的口中。“中石油的没人查”,与中石油类似的、同级别的央企或各地国企的驻京办内部餐厅同样会“没人查”。在今年“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脱稿发言《如何避免“八项规定”一阵风》,不到1000字的发言收获了13次掌声。显然,对于“八项规定”的初衷,公众自然无可质疑,然而,有此时候,那些已经根植于体制几十年的种种“潜规则”似乎已经练就了“魔高一丈”的本领,这些本领游走在违法和合法之间,有些“不怕开水烫”的长久耐力。
我们不缺好制度,不缺好规定,我们只缺对于好制度、好政策的不打折的执行,以及长期不懈的监督检查;我们从来不缺好的“上有政策”,可还是留下了“下有对策”的应付。艺术上的留白,自然可以供人享受;而监管方面的留白,却可以制造权力贪腐的犄角旮旯。根本的解决之策,当然还是那句话:无论权力大小,都应该关进笼子。
“没人查”的中石油,该彻底地好好查查了。毕竟,这是对中央政策赤裸裸的挑衅,更是对国家利益赤裸裸的侵犯。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