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联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需要做什么(4)

摘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国家近一个时期以来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但是究竟什么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怎么办才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教育系统一直在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因为教育的发展是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的,教育的需求也是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生新的变化,这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在十八大报告之中提到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确实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而且对我们也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我们怎么做才能提高教育的人民满意度呢?后面我会讲一些我的基本思考。

 

 

    三、以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为目标,大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

北京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需要一个现代教育体系来支撑。没有这个体系支撑的教育服务就不可能做到全面覆盖,就不可能满足市民对于各种教育的多样化的需求,所以体系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有效地缓解入学难。

现在北京的幼儿园总数是1300所左右,但是仍然需要增加几百所,因为新一轮的出生高峰期出生的儿童到了入园的年纪,另外一个原因是北京的外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他们的后代也需要参与学前教育,这样,对幼儿园数量的需求就在不断地增长。其中,政府的首要责任是要做好预测工作:该区域今后若干年会有多少幼儿出生,有多少儿童需要接受学前教育。尽管流动人口很难统计,很多家庭并不是独生子女家庭,但是政府仍然要做好这个预测,因为不做这个预测就很难确定后面的工作、计划和方针。其次是要搞好规划,政府要能够在每个居住区内配置好的学前教育机构,让居民的子女能够就近入学,北京交通拥堵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家长频繁使用车辆接送子女。最后是政府的依法投入,但是家庭也是要承担一定的投入责任的。另外,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广泛支持也很重要,应当鼓励社会机构进入学前教育领域来办园。将政府、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那么学前教育入学难的问题近期就可以缓解。

    (二)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保障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的基本方针之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面有明确的要求,十八大报告当中也讲到了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问题。从历史的发展基础来看,义务教育的发展是有差距的,在部分区域和学校之间的这种差距是很明显的:有的学校建设得较好,设备豪华;而有的学校条件相对简陋。根据北京市教育督导室数据库对全市所有的义务教育学校进行的统计、分析和检测,可以看到,各个区域内的学校在硬件配置上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而且趋于均衡;而现在差异最大的指标是教师的分布,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分布,这种分布的不均造成了教学水平的差距。首先要实现标准化的学校建设,减少超豪华建设的现象;另外,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应该达到一定的标准。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强弱联手即所谓名校和非名校能够联手办学,比如一长办两校,一个校长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法人代表,然后两校资源共用,学生也可以重新分配,这样就使原有的学校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发挥得更好。这样做是不会把优质教育资源稀释的,因为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这种联手办学是可以保证教育质量的。最后还有一个措施就是加大政策调控的力度,通过学校自发的行为加上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来实现均衡发展。有一些区域实现了校长和教师的定期轮换制度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积极探索高中多元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的多样化发展是源于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长期以来高中教育是处在大学教育的预备阶段,因此,高中教育主要是围绕着高考来组织教学的,这种现象在一些省市依然存在。有的学校把高考不考的课程全都停下来,三年的课程用一年半完成,剩下的一年半就是强化考试能力。虽然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高考成绩较高,但是也丧失了更多培养其它素养的机会。提倡多样化的意思不仅仅是课程特色的多样化,而是一种育人的特色或者说文化的特色。在高中发展的方向上要理清多样化发展的概念,挖掘和培育办学特色形成传统、打造品牌。

    (四)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对首都发展的适应力和贡献力

职业教育发展方面需要改革的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节奏和结构,调整职业发展的重心。以往教育发展的重心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初中后再接受三年的中职教育,就算完成教育的任务,可以直接就业。但是由于现在新的产业不断地出现,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科技的内涵不断地更新,这就需要劳动者不断地学习和提升的素养不仅包括起点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后续的技能水平。因此,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之后应当有机会进入到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将来也可以进入本科教育阶段甚至进入研究生阶段。但是,这个体系是不同于我们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的体系除了注重学生的文化基础外,更注重的应当是在行业和岗位上的业绩和贡献,也就是说当他在某个岗位上有特殊的造诣后,就有机会进一步提升他的职业教育素养。这就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去提高他们的培养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的水平,需要优化专业结构,形成贴近行业、企业的构建职业人才终身学习的服务体系。

(五)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培养多规格高素质人才。

北京的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现在北京的普通高等学校一共有91所,有几所是要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还有一批要成为国内知名的一流大学,还有一批要培养成为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多个层次的培养。内涵的发展就是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强化对教育发展的保障。

(一)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源于教材和课程的改变。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都要启发学生主动的思考能力,多角度的看问题的能力,减少一些答案的唯一性和所谓的标准化答案,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这样就能促进学生更新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引导创造性的思维。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建立一些制度,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地广泛地司考,这是培养创新意识有效的手段。

(三)推进考试制度考核,注重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察。

中考和高考都在推进改革当中,一方面要在考察的课程、门类上做出一些调整,另一方面要明确考察的目的是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1.弘扬红烛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是教师受到社会尊重的最根本的原因,既然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要有这种奉献精神。因为教师是高尚的职业,所以要鼓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去,确实弘扬这种红烛精神。

2.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

不要让教师为了生活的基本需求去奔波、劳累,这样会影响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尽管新加入教师队伍的老师学历水平比较高,但是在教书育人的能力培养上、在文化传承的能力方面还是有欠缺的,需要加强培训,既包括国内的传统式培训,也包括国际化的培训,因此也要给老师在专业化培养上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3.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展示育门风采。

老师的基本功是很重要的,所以要加强训练,特别是老师的板书。尽管现在信息化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粉笔字的水平并没有提高,而写字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所以是很重要的。

4.加快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提供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文化环境,不仅仅是有特色的文化,还要包括文化育人的理念,要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元素、形成办学特色、传承和传播学校文化。这样一来,老学校可以挖掘更多的历史文化,把它的文化要素提炼出来;新学校可以借鉴更多其他学校的经验,并且传播更新的文化理念,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