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非公有制企业凝魂聚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3)

为非公有制企业凝魂聚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3)

核心提示: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猛发展,非公企业文化逐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企业自身发展变化、员工思想观念的嬗变,非公企业文化建设面临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和难点。

⒌家族化负面效应显现

我国非公企业许多是由个人创办的,企业管理有家族式管理特点。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多数的企业产权归企业主自己所有,虽设有许多管理部门,聘请了优秀人才,但在决策、人事安排和利润分配上有很强的家族性。企业主常常越俎代庖,形成基层喜欢越级报告、职能部门有事不敢决断、老板一人说了算的管理作风。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老板意志就是企业的绝对意志,几乎没有人能对他的决定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了企业经营的“巨人症”、“霸王症”。与此同时,企业主要职位都是老板的亲戚和朋友担任,难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进行经营和管理,企业决策往往采取家长制集权,追求的往往是眼前利益,缺乏从长考虑。这种文化体现在日常管理中,就表现为以感情代替制度,以关系亲疏与信任程度代替指标考核,不能做到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家族企业文化的特点曾经在短时期内适应了市场环境,但却和越来越成熟的市场环境拉开了差距,没有遵循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文化的发展。

⒍社会支持力量相对薄弱

目前,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国有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专门的机构指导和管理。国企文化建设有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设置的宣传或文化部门负责组织推动,而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则处于“中间地带”,没有专责部门予以指导、组织、扶持。宣传文化部门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但对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宣传报道多,组织指导少;组织部门主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文化建设处于附属地位,涉及较少;统战部门和工商联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企业家(企业主),企业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关系不大;工商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制度检查多、事后处理多,文化建设更是擦边球管不着;各类主流媒体,在非公企业文化成果展示推介方面,更多地定位为商业行为,而非公益活动,对非公企业员工工作生活的正面报道较少,对非公企业家(企业主)形象缺乏客观塑造和正面引导。从“暴发户”到“富二代”等词汇的使用,以及一些知名企业家从财经版“沦落”到娱乐八卦版,可看出非公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重视度、认可度、支持度有限。

思考与建议

非公企业文化建设,既要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也要借鉴国外企业文化建构的经验和方法,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非公企业文化凝魂聚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髓,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公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经济成分,直接面对广大员工群众和社会各阶层人士,同时又处于各种思潮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交汇点”,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一方面,要帮助非公企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准则,进一步优化、提升企业精神和价值理念,为非公企业文化凝魂聚魄;另一方面,在帮助非公企业形成本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工作,以企业家(企业主)为重点,以员工为主体,针对企业家(企业主)和企业员工的不同情况组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务求实效。

⒉加强指导、规范、扶持,建构独具特色的非公企业文化体系

针对非公企业文化建设起步晚、发展不平衡、问题和困难较多的实际,加大指导、规范、扶持力度。一是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加强对非公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指导,组织专门力量对非公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做出专业设计,针对非公企业文化发展实际,在文化建设内容框架、文化建设路径、文化活动方式方法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制定发布非公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意见、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纲要和实施细则,对非公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规范引导。三是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关文化事业经费中设立非公企业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运用税收减免政策等经济手段,对非公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经济支持;借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非公企业文化基础建设等。

⒊发挥企业党组织的独特作用,推动非公企业文化健康发展

企业党组织在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处于独特的地位,具有重要作用。非公企业党组织要积极参与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整合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种志愿者组织的力量,帮助支持企业开展文化建设工作。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搭建非公企业与社会有关部门联系沟通的桥梁,重点做好非公企业招选党组织指导员、书记、联络员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企业文化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⒋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合力

可考虑建立由党的各级宣传部门、组织部门、统战部门、文化部门、工商联、工会、行业协会等党委、政府及有关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协调会议制度,加强交流沟通合作,形成党和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催生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合力。有关部门要注意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创新工作思路,为非公企业文化建设搭建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对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扩大非公企业文化的社会影响。新闻媒体要有计划、分批次地对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典型经验,非公企业一线员工中的各类模范人物,热爱祖国、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声誉优良的非公企业家进行系统宣传,形成有利于非公企业文化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课题组)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