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是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践、知与行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去接地气,听真音,求实情,“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够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找到破解难题的“桥”与“船”
响应习主席号召,奋力实现“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关键在实干。而实干的要义在于自觉向“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聚焦聚力,坚持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重实干、求实情、见实效。
工作重在实干。同样的目标要求、差不多的情况条件,之所以有的单位发展快、有的单位发展慢,领导干部实干观念的强弱往往是重要原因。重实干,就会自觉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立说立行,风风火火落实,快马加鞭执行,化挑战为机遇,抓住机遇谋发展。反之,就会满足于会议开了、文件发了、任务布置了,停留在“虚功”“唱功”上,再好的决策和举措,也只是墙上画虎。要实现强军梦,必须把实干作为领导工作的一个基本观念,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胸襟,解放思想,在戒除空谈、崇尚实干上拿出新办法。破除“述而不作、作而不实”的浮躁习气,树立实干兴军的观念;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碌习气,树立奋发有为的观念;破除因循守旧、当“收发室”的懒汉习气,树立敢试、敢闯、积极探索的观念。观念转变了,崇尚实干了,逐梦的步伐就一定会快起来。
真抓实干,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也是成就一切伟业的根本途径。但实干决不是盲目蛮干,而是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践、知与行的具体、历史的统一。求得这些“统一”,不能靠空谈、不能靠拍脑袋,而必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去接地气,听真音,求实情。泡在“文山会海”、迎来送往里,不愿投身一线;或者调查研究蜻蜓点水,像“井里的葫芦”,以这样的作风抓工作不可能摸到实情,也不会听到真音。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务实的作风深入基层,只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之中,认真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能够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找到破解难题的“桥”与“船”,领导工作就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
发展是个硬道理。实干状态越好,发展越快;而发展越快,则说明实干状态越好。我们党的宗旨决定了以实干谋发展本质是一个适应人民新期待、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所谓“见实效”,至少应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谋发展必须以对人民群众负责为核心;二是求发展必须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为目标;三是看发展必须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标准。也就是说,见实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利益。人民的期待就是党的奋斗目标,贯彻到我们部队,就是要适应官兵期待,努力实现强军目标。这是发展的根本意义所在,也是衡量领导工作绩效的根本尺度。我们推进实干,只有以此为立足点,脚踏实地,积极作为,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
重实干、求实情、见实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链条。重实干,为求实情、见实效提供了思想引擎和内在动力;求实情,又为重实干、见实效提供了科学的基石和正确的方向;见实效,则为重实干、求实情提供了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三者的辩证统一,既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把十八大精神贯彻到加快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奋力实现强军梦的内在要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