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利益“异化”的评奖 花钱就能得奖?

被利益“异化”的评奖 花钱就能得奖?

由政府部门和各级协会、组织以不同形式举办的各种规模的文艺评奖,对繁荣文艺创作,培养、鼓励优秀人才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一段时间里,文艺评奖受到一些功夫在“诗”外的不正之风的严重干扰,出现一些乱象,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忧虑。

文化得奖

被利益“异化”的评奖

“文化不良现象,从评奖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编导、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文艺(小说联播)》研究委员会原副会长叶咏梅说。她以自己熟悉的广播剧评奖为例:“政府为广播剧设奖,是为了扶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滑坡’的广播剧创作,在评奖的刺激鼓励下,全国的广播剧创作一度达到了一个高峰。然而,随着评奖过程中不良现象的发生,评奖被严重‘异化’了。”

叶咏梅介绍,广播剧在广播的各艺术门类中,创作难度较大、制作成本较高,而收听率和市场认可度却不高,这导致了绝大多数省市广播电台既缺少节目源,也没有播出时段和平台。然而,因为获奖既对个人的职称评定和职位升迁有重要作用,又可算作地方领导的“政绩”,在利益驱动下,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广播电台花费大量资金制作只为评奖而不为播出的广播剧。

叶咏梅认为,这种以获奖为导向的功利行为,已成为滋生不正之风的土壤。一方面,一些广播电台带着资金到北京,找北京作者写剧本,找北京演员演播,甚至在北京完成制作,相当数量的剧本主创人员同参赛台毫无关系,实际上是参赛台用钱买了这个作品。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得奖,在剧本选定和修改阶段,以及制作完成后,都会召开专家论证会,一笔不菲的剧本审阅费和审听费是少不了的,而其中有的专家就是奖项的评委。

“被利益所‘异化’的广播剧评奖,不仅无助于推动广播剧发展,相反严重侵蚀着这个行业。而没有全国性的广播剧创作和制作,广播剧就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叶咏梅说。

事实上,不止是广播剧评奖,这种不正之风在其他评奖中同样存在。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院长敖柏认为,一些协会评奖、部门评奖,由于少数评审人掌握话语权。于是便有人公开推广宣传或私下公关托付,更有甚者评审人之间展开利益交换。“这些不仅伤害了从事研究工作的有志之士的热情,而且形成了一种逐渐蔓延的浮躁学风,滋生了项目和获奖成果压倒一切的庸俗学术价值观。科研人员被各种以奖项为尺度的申报、晋职牵引着,自然失去了学术研究本应有的平和求真的心态。”敖柏对记者说。

据了解,除政府奖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半官方奖或民间奖,而它们大多脱不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一些组织或机构乐于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奖,作为“创收”项目,以赢取经济回报,而地方政府也乐于“花钱买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李六乙告诉记者,一般由当地政府出资合办的评奖,都会预留一个或数个奖项给当地的演员或作品,这已成为评奖中的潜规则。“这一无视艺术标准的行为最终伤害的是艺术本身。”李六乙说。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