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署名文章刊发过程是怎样的?(3)

总理署名文章刊发过程是怎样的?(3)

核心提示:外交部前驻瑞典和新西兰大使、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翻译室专家,负责此次李克强总理德国署名文章的翻译工作。陈明明:我参与过温家宝访问英国、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时任副总理吴仪访问美国发表署名文章的工作。

引用数据:中印两国人口加起来超过25亿,占全球近40%,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两个新兴市场。去年双边贸易额不到700亿美元,这与两国优势和地位并不相称,也说明拓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

语句摘录:

中国人最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看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与过去相比,中国发展进步了,但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使将来强大了,中国也决不走“国强必霸”的覆辙。因为我们曾深受欺凌和战乱之苦,推己及人,不能让悲剧重演。

访问瑞士

●署名文章标题:《为什么选择瑞士》

刊登时间:5月23日,李克强总理访问瑞士前夕

刊载媒体:

瑞士《新苏黎世报》

引用数据:去年,中瑞贸易达到263亿美元,其中瑞士对华出口228亿美元,如果平均到每个瑞士人就是2800美元。

语句摘录:

如果有人还受到中瑞间一些差异和分歧的困扰,我想大可不必。中国正在致力于发展经济、保障人权、依法治国。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中瑞间存在一些差异在所难免。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方能优势互补。我们应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深化沟通与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平和地看待对方,借此不断做大共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访问德国

●署名文章标题: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刊登时间:5月23日,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前夕

刊载媒体:

德国《时代》周报

引用数据:目前,中德合作已成为中欧合作的龙头,双方贸易额占到中欧贸易总额的30%左右。

目前中德双边贸易额为1600多亿美元,只占中国外贸总额3.8万亿美元的4%左右。在中国日益增长的对外投资中,德国所占的份额也比较低。

语句摘录:

中德之间出现不一致怎么办?一句话,求同存异。中国人常讲,十个手指各有长短。今天的世界丰富多彩,国家间认识上存在差异并不奇怪,如何对待差异才是关键。遇到分歧不以己度人,不强加于人,而应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