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建设综合论述之二

文风建设综合论述之二

【编者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然而我们的文风建设和文字修养方面却因为“短”、“实”、“新”的文章太少而让读者心烦、心忧、心痛!公文,广泛而长期应用于党政机关、企业团体,对于全社会的文风建设和文字修养起着鲜明而持久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提高公文写作的质量和可读性,近期宣讲家网站综合推出一组关于文风建设与文字修养的相关论述与报道,供各位朋友学习参考。

党的历史上 领导人如何强调改进文风

文风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其关系思想路线。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党的思想路线正确的时候,也是党风、学风和文风好的时候。而在党风尤其是文风不好的时候,要么是党的思想路线方面出了问题,要么是党的正确思想路线受到了干扰和影响。

1942年,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土地革命时期,党八股在一些时候“闹得很严重”。毛泽东还指出,当时党的思想路线是正确的,党的工作是有成绩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三股歪风,虽然不是占全党统治地位的东西,但是它们还在经常作怪,还在袭击我们。因此,“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的作风的任务。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详细

 

毛泽东提倡良好的文德文风

报刊新闻工作者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根本的一条是要学会掌握分析的方法,看问题不要有片面性,即不要思想上的绝对化,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不要只看到好的,看不到坏的,只能赞扬,不能批评;认为我们的工作一切都好或一切都坏都不合乎事实。在1957年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毛泽东专门强调了这一问题。他指出,所谓片面性,就是违反辩证法。故要克服片面性,就要把辩证法逐步推广,逐步地学会使用辩证法这个科学方法。毛泽东告诫宣传工作者切记要“老老实实地办事,对事物有分析,写文章有说服力,不要靠装腔作势来吓人。”如果掌握了辩证法,神气十足,但没有货色,不会分析问题,讲不出道理,没有说服力的文章就会减少···【详细

 

文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课题

文风体现了党员干部对待人民群众的情感问题。邓小平在八大上指出:“执政党的地位,还很容易在共产党员身上滋长着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有一些党员,稍稍有点工作成绩,就自以为了不起,就看不起别人,看不起群众,看不起党外人士,似乎当了共产党员,就比非党群众高出一头,有的人还喜欢以领导者自居,喜欢站在群众之上发号施令,遇事不愿意同群众商量,这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宗派主义倾向,也是一种最脱离群众的危险倾向。”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有两种:一是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一是脱离群众,瞧不起群众。持第一种态度的党员干部,自然会拥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掌握丰富的群众语言、目睹大量的群众生产生活实践;其体现在文风上则是语言贴近现实、贴近实践,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持第二种态度的党员干部,自然在群众工作面前是“生手”;其体现在文风上,则是语言不贴进生活,文不对题,内容空虚,自说自话···【详细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