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是管住领导干部
记者: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怎样才能把这个要求贯彻好、落实好呢?
邵景均:应该明确,十八大的这个要求,是对全党所有组织和共产党员的普遍要求。但是,实践证明,在管党、治党方面,并不是每一个党员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其中的关键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高级干部。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在领导管党、治党的实践中曾这样说过:“为了整顿党风,搞好民风,先要从我们高级干部整起。”这是因为,“高级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则,影响是很大的。现在,不正之风很突出,要先从领导干部纠正起。群众眼睛都在盯着他们,他们改了,下面就好办。”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布置反腐倡廉工作的时候,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就现阶段管党、治党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看,主要的不在普通党员干部身上,而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高级干部身上。在我国,历来讲究“上行下效”,总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干部是一般干部的榜样,上级是下级的榜样。如果对上级领导干部管的严、治的好,那么就会潜移默化地带动下属严格要求自己,无形中约束下级不能恣意妄为。领导干部自己做好了,也便于管理下属,批评也好,教育也好,处分也好,都能够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否则,“己不正,焉能正人”?可见,抓住了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高级干部,就是抓住了管党、治党的关键和要害。
记者:请您谈谈在思想上应该怎样管住领导干部。
邵景均:管住领导干部,在思想上,重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随着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出现了“多元多样多变”的态势。这种情况必然影响到党内,影响到部分领导干部。这些年来,少数领导干部在西方敌对势力的压力下和金钱、美色的诱惑下,犯了这样那样的严重错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总闸门”出了问题,精神上缺了钙,得了“软骨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因此,管住领导干部,首先就要在思想教育和引导上下功夫。
记者:我们知道,教育人,改造人的思想,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育为官者就更难。当前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主要应该抓住什么呢?
邵景均:今天的许多领导干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掌权者的优越心理,面临着可以不接受教育的“宽松环境”,很难接受真正的思想教育。这就必须运用党组织的崇高权威,造成一种“势”,形成让领导干部不能不接受教育的氛围和趋势。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党组织想管的,还没有管不了的事情,包括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端正了、坚定了,才能够按照党的要求管住自己。
记者:在组织上该怎样管住领导干部呢?
邵景均:管住领导干部,在组织上,重在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我们党现有8000多万名党员、400多万个基层组织。虽说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合格的、绝大多数党组织是坚强的,但在局部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正所谓“树大有枯枝”。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纪律意识不强,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影响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必须使所有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高级干部认识到,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在党的纪律体系中,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维护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根本规定。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
记者:政治纪律的确是我们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怎样才能确保党的政治纪律严明呢?
邵景均:严明党的政治纪律,首先,必须维护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权威性、严肃性。党章是治党管党的根本大法,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是党的组织和党员的行为规范。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有权威性、严肃性,党组织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党才能保持团结统一。每个领导干部都要自觉用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其次,必须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坚决防止与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再次,要坚决查处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让党的政治纪律具体化、硬起来。
记者:在作风上管住领导干部重点是什么呢?
邵景均:管住领导干部,在作风上,重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加强作风建设为开局、起步,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中央政治局作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带头改进作风的坚定决心,体现了从严治党的要求,深得党心民心。当前,人民群众对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弊病以及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反映强烈,而这些领导干部又往往不以为然。对此,从严治党,必须重点整治领导干部的作风,督促他们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须知,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记者:怎样才能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呢?
邵景均: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正所谓“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其次,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再次,抓好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执行改进作风的相关规定,把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就要及时整改。最后,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领导干部的作风转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切实督促领导干部改进作风。
记者:领导干部最显著的特点,是掌握一定的公共权力;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在这方面该怎么做呢?
邵景均:管住领导干部,在权力的运用上,重在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决不允许搞特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严格规范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防止人民权力异化为特权,防止腐败现象的蔓延。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党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但是,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透过形形色色、斑驳陆离的腐败现象,可以发现腐败的基本轨迹是:执掌公共权力的人(主要是领导干部),在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引下,通过改变公共权力的作用方向和运行规则,使之成为不受约束的特权,谋取不正当的私利。从一定意义上说,腐败就是特权惹的祸。因此,要管住领导干部,就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记者:怎样才能有效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呢?
邵景均:首先要破除特权思想。现在有些领导干部自认为是“大领导”、“了不起”,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不把法律制度放在眼里。这是完全错误的。必须使所有领导干部懂得: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共产党执政、领导干部掌权,根本职责是代表并领导人民行使好国家的各项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富裕、安宁和团结进步服务,为国家的安全、发展和富强服务;一切权力的行使必须依照法律制度的规定,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保证权力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绝不能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对公共权力和法律制度有了正确认识,就有了不搞特权、远离腐败的思想基础。二要加强权力的规范和制约,防止权力恶性膨胀。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保障宪法关于公民自由、平等及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以权利制约权力。三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减少权力“暗箱操作”。公开可以补救制度的缺陷。“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各项施政行为公开制度,提升公开的范围和质量,加强新闻舆论的监督,就能够有效防止领导干部滥用权力。四要依纪依法严惩腐败,为防止特权作出有效警示。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哪个领导干部滥用权力搞腐败,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只有惩处有力,才能预防有效,使更多的“想”搞特权和腐败的人望而却步,最大限度地减少领导干部犯错误的机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