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路径(3)

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路径(3)

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要注重群众参与的有效性。我们说,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本质在于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凝聚力量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由此,实现群众路线教育中的开门搞活动,需要提供社会制度化参与教育活动的平台,即要通过程序设计保障人民群众在制度框架内有效参与到活动中。为此,首先,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和意见收集,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党群关系的焦点问题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其次,通过教育活动将群众输入的信息转化为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具体整改措施和制度安排,并将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制度与政策输送给群众,实现对群众的引导。第三,所有的政策制定与制度安排,在教育活动告一段落后,可以通过类似“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的形式,让上级组织、服务对象、媒体代表等群众进一步评议,以此实现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的互动。

因此,理想的教育活动效果,在宏观层面内蕴着法治框架内人民主体地位、党的领导的加强与改善。在中观层面形成权力配置资源和党群沟通互动的科学机制。在微观层面创新群众工作的方法措施,形成化解矛盾推进发展的党群同心圆。同时要看到,寄望通过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并以此作为评价群众路线教育实效性的标准,非但不科学,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作者:中央党校党建部政党制度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