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分钟的新闻发布会如何释疑120条生命骤然陨落?(2)

【案例】4分钟的新闻发布会如何释疑120条生命骤然陨落?(2)

发布会:

吉林大火发布会仅开4分钟 事故真相仍是谜

4日下午2点的事故新闻发布会仅进行了4分钟,并没有记者提问环节。发布会结束之后,多名记者追问主持发布会的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显,“死者名单何时公布?”,“真正的事故原因有没有查明?”,但赵显被记者们追了几层楼,始终拒绝回答。

调查——危险“炸弹”是怎样埋下的?

一位当地的事故调查组成员对记者表示,这次事故至少暴露了危险品监管、消防应急和企业安全生产三大方面的问题。

剩余液氨罐将腾空处理

4 日晚,记者在宝源丰厂区靠近冷库的露天场地上看到,工作人员正在12个巨大的黄色液氨罐前商讨处置方案。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显对记者介绍,目前现在现场搜救工作最大难题,就是对液氨罐的处理。火灾现场一共有13个液氨罐,里面有50吨液氨。火灾发生时,有一只液氨罐发生泄漏,剩余的12个液氨罐中还有 47吨液氨。

救援指挥部对于液氨罐的处置方案非常重视,最后在国家安监总局专家的建议下,采取腾空,然后委托吉林市一家化学公司进行倒罐处置。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不断有载着空液氨罐的卡车进出厂区,这些高压容器将运走液氨罐体内的液氨。

根据长春环境监测部门昨晚提供的最新数据,4日对爆炸事故现场周围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挥发性有机物0.01毫克/立方米,未检出氨,空气环境质量未出现异常。

厂房材料未使用阻燃材料

事故发生之后,疑问的焦点都指向为什么会死那么多人?火为什么会烧得这么快?记者调查后了解到,宝源丰近1万7千平米的车间厂房,全部使用彩钢板和苯板组成的可燃材料,厂家为并未按规定使用阻燃材料。

当地消防部门2011年开始就明令禁止建筑采用可燃苯板作为外保温材料,强制要求使用阻燃苯板,因为可燃苯板运用在大型车间,极易造成重大火灾隐患,长春市消防大队2010年曾经做过一次演习实验,使用可燃苯板的大楼,10秒钟火就能烧到7楼。

苯板既然那么危险,为什么不能使用其他材料替代?德惠市当地一位建材商告诉记者,苯板建房节能有助于政府完成节能减排指标。

除此之外,事发车间采用的彩钢板也是助燃杀手,因为彩钢板内的填充保温材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芯材、硬质聚氨酯芯材、岩棉、矿渣棉芯材等几种材料,这些材料容易燃烧。所以按照吉林省的规定,彩钢板必须加上阻燃材料。但一位2009年参与宝源丰车间建造的职工透露,当年无论是苯板还是彩钢板都没用阻燃材料。

产品堆积挤占消防通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宝源丰公司的工厂围栏上打着 “执行消防安全法规搞好安全生产”标语,但是记者见到的多位受伤者都称,公司从未组织过员工开展防火演练。

根据宝源丰员工的介绍,在人员伤亡最严重的二车间和更衣室之间,有一条3米多宽的消防通道,多名员工向记者证实,这条通道在6月3日事发当天是打开的,那这条原本的生命通道为什么未能最大限度发挥“救命”的作用?大部分逃生者是爬到冷库或者跳窗的方式,除了车间设计不合理,隔断太多被认为造成迷宫格局外,记者了解到,事发当天这条消防通道被即将出厂的禽类产品挤占。

“因为H7N9,这两个月生产都不正常,大量的订单被退回,造成冷库超常规库存,为了保鲜,制冷设备超负荷运转,所以使用的液氨也比平时要多很多。另外,从5月起销售逐步恢复正常,积压的产品每天都被大量运出,有些时候这些产品会挤占消防通道的位置,爆炸那天早晨就是这样的情况。”第一车间的切割工赵燕飞告诉记者,她的说法得到多名工友的证实。

吉林大火120人死 4分钟发布会,不只是透明度问题

震动世人的吉林大火,6月4日的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以4分钟时间结束。比3分钟速度就蔓延了整个厂房的这场大火,多了1分钟。

4分钟就把一个死亡120人的特大伤亡事故消息发布清楚,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功夫。而当地政府部门显然还没修炼到这个程度。所以,这个未设记者提问环节的发布会结束后,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显被记者们追了几层楼。

吉林大火惊动中央最高领导层,习近平、李克强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归结起来四个字——救人、究责。李克强在此后的国务院应急指挥中心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救人、救助、究责的具体要求,并指出:要公开透明、及时准确地发布事故信息和伤亡情况,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妥善回应社会关切。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