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水神——李国安(2)

草原水神——李国安(2)

核心提示:1993年9月23日,李国安(右)作为“创业在军营”事迹报告团成员之一,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回到团队,李国安决定解决4000公里边防线上军民吃水难的问题,他先后派出6个工作组,深入边境一线考察。

为人民打井

“再复杂的地层,再难打的井,只要李国安在,困难就会迎刃而解。”李国安成了北疆军民心目中的“水神”。1992年初,呼和浩特市水泥厂准备扩大规模,厂里决定打一眼深水井,以缓解用水紧张的问题。由于这里地下全是大漂砾地层,几个打井队先后招标进厂打井,都铩羽而归。后来,水泥厂向给水工程团求援,李国安带领部队开进了水泥厂。施工开始不久,坚硬的漂砾地层阻住了钻机的咆哮。李国安经过分析,认为必须进行孔内爆破,但是谁也没有实践过。他经过认真考虑,决定就从这方面寻找突破。“轰、轰、轰……”连续102次孔内爆破,终于成功打出了一眼日出水量超过千吨的优质供水井。这一创举,填补了我军在大漂砾地层运用孔内连续爆破成井的空白。

1990年以来,全团打出的259眼井中,有58眼是在被视为无水地区和高砷、高氟、高寒地区打出来的。呼和浩特市郊区的一个民族村,村民们祖祖辈辈饮用着含氟量严重超标的苦水。他们多次请打井队来打井,都没有打出甜水来。李国安了解到情况后,带领技术人员先后5次到现场勘察,通过对大量水文资料的准确分析,采用正确的成井工艺,终于打出了优质饮用水井,结束了当地群众喝苦水的历史。

拄着拐杖考察4000公里边防线

正当李国安满怀信心,甩开膀子准备在给水事业上奋力拼搏的时候,不幸突然降临到他的身上。1993年底,他患上了恶性腰椎管肿瘤。1994年4月2日,李国安在手术后刚刚能够下地走动的第三周,就办理了出院手续。为了帮助他支撑尚未痊愈的腰肌和病体,医生只好给他围上了一条15公分宽的“钢围腰”。出院的第二天,他便踏上了西行的列车。

回到团队,李国安决定解决4000公里边防线上军民吃水难的问题,他先后派出6个工作组,深入边境一线考察。尽管医生告诉他不能长途奔波和劳累,但是他为了尽快完成勘察任务,还是拖着病弱的身体,亲自带领一个小组出发了。草原上的搓板路、戈壁滩上的石子路,给伤病未愈的李国安带来的煎熬是常人无法想像的。为了减轻颠簸造成的痛苦,李国安让司机用背包带把自己捆在车座上,即使这样,腰部仍然一次次被磨破。途经内蒙古中部一片基岩山区时,司机砍了一根枯死的杨树杆,让李国安拄着当拐杖。到了西部某边防连,连长见他这拐杖只剩下大半截,便给他找来一根拖把杆。于是,这根拖把杆又陪他勘察完了西部1500公里边防线。途中李国安返回团里开会,后勤木工班的战士见他的拐杖已经不成样子,便用坚硬的白腊木给他精心制作了一根真正的拐杖,靠着它,李国安又勘察完了东部的1750公里边防线。经过整整4个月的跋涉,他们行程24800公里,全面考察掌握了4000公里边防线的详细水源分布,并且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写出了22万字的边疆水文地质专题调查报告,填补了4000公里边防无水文地质资料的空白;同时还确定了沿线109眼井位,命名为“952”工程;此外,还建起了我军第一个水文地质资料展室。

“952”工程造福边防线

“952”工程计划得到了水利部的大力支持,计划在3年内完成。1995年春天,李国安率领给水工程团拉开了“952”首期工程施工的序幕。在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交汇处打井的官兵,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运送设备的车队多次陷进沙窝,李国安和官兵们冒着地表50摄氏度的高温,几次将车上的设备卸下又装上,硬是靠揪挖、手刨,将物资一米一米地运送到井位上。1996年春天,李国安又率领官兵全面展开“952”二期工程大会战,当年10月1日,“952”工程胜利竣工。从此,109眼优质水井像串串珍珠一样镶嵌在祖国北疆的4000公里边防线上。在海拉尔隆重举行的“952”工程竣工庆典大会上,李国安激动地说:“我们可以自豪地向江泽民总书记报告,3年前,总书记‘不能再让边疆军民吃苦水’的嘱托已经实现了。”

1996年1月7日,李国安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团长”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