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浙江能走多远?

产业转移,浙江能走多远?

摘要:转型升级在空间上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原地转型”、“就地升级”;二是产业转移、“腾笼换鸟”。为此,可以审时度势地选择以下着力点:  一是高起点规划建设产业转移园,形成转移产业的空间集聚。

转型升级在空间上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原地转型”、“就地升级”;二是产业转移、“腾笼换鸟”。早在21世纪初,面对土地、能源、环境制约等“成长的烦恼”,浙江就提出要充分利用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痛下决心“腾笼换鸟”。十多年来,全省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污染严重企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产业转移不足,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转型升级的进程。因此,适当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不仅可以为全省“411”有效投资行动计划的落实拓展空间,而且可以为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创造条件。

产业转移的成功案例

浙江的实践表明,产业转移是推进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特别是在要素约束日益趋紧、生产成本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一些地区和企业通过产业转移,不仅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而且提升了产业水平,改善了产业结构。

绍兴福全镇是传统工业强镇,但连续多年因没有新增工业用地指标,致使招商引资几乎陷于停滞。倒逼的压力,迫使他们加快“腾笼换鸟”。近年来,通过把传统的纺织印染企业转移集聚到滨海工业区,鼓励本地发展非纺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进程。目前,新兴产业销售占比达到工业销售产值的一半;一批工业企业在外迁生产基地的同时,规划建设总部商务区和发展生产生活服务业,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嘉兴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是全省最重要的经编产业基地,一方面优势企业增资扩产的要求十分强烈,另一方面土地供应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用电紧张、环境容量指标限制等瓶颈约束十分严重。为开拓产业发展新空间,产业园管委会与安徽郎溪县政府、鸿翔控股集团三方共同设立郎溪经编产业园,将部分生产加工转移到郎溪经编产业园;同时规划建设集研发、检测、培训、创意、展示、商务办公等于一体的经编总部商务区,将企业研发、设计等技术部门留在海宁,发展“总部经济”。海宁还通过建设“产业用纺织品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用纺织品公共服务平台”、“经编产业特色工业设计基地”、“经编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整合企业和大学的创新资源,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了部分产业转移后本地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层次升级。

显而易见,转移部分产业链低端的生产加工基地,同时扩大和强化设计、营销、研发等产业链高端的环节,形成一种“大脑—手脚”型的产业梯度转移;或转移一批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产业,取而代之发展一批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都是推动转型升级的有效形式。

产业转移的不同路径

产业转移受到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形成不同的模式和路径。从浙江的实践看,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加工生产基地外迁而核心高端留存的产业转移。全省许多的产业转移,是依据不同地区要素状况、发展环境和经济基础的差异,而形成的梯度转移。低层级的承接地区,往往结合自身优势和定位,通过制定引进承接产业的规划,开发建设转移产业园区,出台实施相关政策等,批次吸引和承接高层级地区的产业转移。但由于承接地往往在研发、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缺乏优势和吸引力,因而使得这些转移产业的核心环节仍然留存在本地。同时,本地政府从税收、就业和产业衔接等方面考虑,也鼓励转移企业将核心高端部分留在本地,从而在转移地、承接地之间形成了一个包括研发、制造和营销在内的横向产业分工体系。

二是政府层面推动形成“飞地”型的产业转移。例如,嘉兴—安徽郎溪经编产业园,采取这种“飞地”的方式将园区“整体移栽”到安徽郎溪,不仅缓解了嘉兴产业发展空间问题,而且为调整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样,嘉善县罗星街道与江西永新县共建的永新—罗星工业园,采用两地政府通力合建“异地园区”的方式,由永新县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惠政策实施等,由嘉善方负责园区的整体规划和招商引资等,来共同推动产业的转移和提升,形成优势互补、合力双赢的发展格局。

三是引进高端要素、利用倒逼机制的产业转移。一些有条件的地方,不失时机地引进高端要素、培育新兴产业,利用倒逼机制推动低附加值产业向外转移。它们还将“筑巢引凤”与“筑巢孵凤”结合起来,改善发展环境,加快创新和人才培养,逐步以高附加值产业来替代低附加值产业的主导地位。例如,嘉兴通过引进和建设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及中国电器研究院华东分院等科研机构,吸引和整合高端要素资源,不仅增强了科技研发力量,而且培养了一批服务于新兴产业的人才,有效促进了本地高端产业的孵化成长,促进了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四是龙头企业战略性布局所带动的产业转移。例如,近年雅戈尔集团在重庆,培罗成集团在九江,太子龙集团在安徽,都布局和开发了新的生产基地。由于其特有的行业影响力和号召力,这类龙头企业的战略性布局,通常也会带动相关配套资源的跟随和相关产业的转移,从而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形成新的集群效应。实际上,这些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品牌效应,在战略性布局调整过程中,往往发挥其社会化协作程度高和横向联系广的优势,主动引导和带动相关行业的投资,鼓励为其配套的生产服务企业和供应商一起到承接地投资,在当地发展配套产业,进而形成关联产业群,实现零部件生产供应的当地化,从而形成产业链的整体转移。这既有助于降低产业转移风险,提升产业转移效益,也有利于产业转移地的“腾笼换鸟”和转型升级。

产业转移的促进对策

当前,浙江正处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以产业转移来促进转型升级,具有空前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资源的紧张、环境的约束,使得相对发达地区迫切需要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提升产业层级;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相对欠发达地区也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产业转移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可以审时度势地选择以下着力点:

一是高起点规划建设产业转移园,形成转移产业的空间集聚。为化解产业转移风险和降低单个企业转移成本,需要加强转移地与承接地之间的政府合作,加快承接地产业转移园的建设,在转移产业和生产加工基地的同时,有效利用潜在空间资源,促进集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同时也为新型城市化的扩张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丽水经济开发区通过创造性的“台地式与缓坡式”相结合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集中拓展工业用地,不仅因地制宜地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为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城市化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是强化产业转移的生态和技术标准,注重转移产业的整合提升。综观国内外的产业转移,无论对产业转移地还是产业承接地,凡成功者都绝不只是简单的企业搬迁和产业复制,而是产业链的重新整合与再造。因此,需要强化产业转移的生态和技术标准,不符合“底线”标准的企业,应严格要求“关停”,而不是选择向外转移。要引导产业承接地更充分地考虑资源、环境和就业等因素,对转移产业择善而“取”,使转移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更符合当地的整体利益、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生态保护区或水源地,必须把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放在重要位置,始终坚持“产业有选择”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低碳、低能耗的制造业,发展高效生态的农业,发展独具魅力的生态旅游业。

三是实施转移与转型同步推进的方针,建立互动互促的发展机制。无论产业转移地还是产业承接地,制定相关的政策都需要综合考虑“转型+转移”的协同与互动,以转型带转移,以转移促转型。在产业内部和企业内部,应区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与不同功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实现转移和转型的合理分工、互动发展。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完善“核心政策(转型)+配套政策(转移)”,用金融、税收和政策手段,引导高端要素向有利于转型升级的方向流动,形成转移与转型同步推进的局面。

四是推动区域空间合作,鼓励跨行政区划的“园区移植”。现行体制背景下,以区域合作来推动产业梯度转移,是一条可选而有效的路径。这种产业园区的整体移植,既可有效化解土地、成本、环境等瓶颈制约,又可在转移产业的同时,输出先进管理经验和成熟机制,增强产业承接地自身的造血功能。因此,需要加强跨行政区划的区县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产业园区进行整体性转移,打造产业梯度转移的新基地,扩大产业转移的综合效应,加快“腾笼换鸟”和培育发展新增长点的进程。

五是集聚高端要素、培育高端产业,发挥和利用“挤出效应”。技术劳动力、科技基础和知识产权等高端生产要素的集聚,与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的。积极引进和集聚技术与人才资源等,大力推动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将对依赖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环境消耗的低端产业造成一定的“挤出”压力,有利于顺势而为地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新工业革命初露端倪的背景下,更需要抓住机遇,主动整合高端资源,加快培育高端产业,推进产业层次的提升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六是加大支持产业转移相关政策的力度。为引导产业的有序转移,应在土地、财税、金融、投资、商贸、科教文卫等方面给予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产业承接地要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支持并优先安排产业转移园区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增加保障性住房、科研项目等配套公益性项目的用地指标,实施更加灵活的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年租制度。要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完善转移支付、财政贴息及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产业转移区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转移企业技术创新和落户企业竞争力提升,实现产业的合理分工和生产力的优化布局。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