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经济稳定的两个问题

影响中国经济稳定的两个问题

在经历了一段相对较快的复苏过程后,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明显的放慢趋势,不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面临着复杂的经济态势,中国经济又正处于重新把脉的时期。这里我想讲三点判断。中国经济

关于经济形势的三点判断

1、中国已经告别国际金融危机

关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专家普遍认为,美国还没有走出危机,可能还会出事,欧洲也有事,日本事更多,但基本上发达市场的问题跟中国没有什么关系了。从2009年3月份到今年的3月份,两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中国的增长始终相当稳定。

这是因为,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以内需为主导的增长,而且这个增长可望稳定、持续。我认为中国不会有滞胀,担心是可以的,但从现在的数据和过去两年多走势来看,滞胀不可能出现。事实上,我的判断是,中国经济非但不会出现滞胀,其实还可以乐观地宣告,中国已经告别金融危机,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内需为主导的增长周期。

2、中国以城市化为基础的内需主导型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关于内需增长,重要的是,它有怎样的一个内生动力?这个内生的动力是否可以持续?我个人的判断,是可以持续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更滞后于国民经济增长,大约滞后于国际标准水平20-30个百分点。这等于说,过去我们在经济中留下了一个非常大的“坑”,这本来是一件坏事情,说明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没有注意平衡,但在今天,外需动力下行,特别是发达市场长期仍不太被看好时,中国居然有着一个可以挖掘内需潜力的“大坑”,这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中国依靠填挖城市化的“大坑”,足以让中国经济保持内生性、可持续性的中长期增长。

近两年来种种迹象都显示,中国正在走向一个以城市化为基础的内需主导型增长,包括高铁的修建、基础设施的改善、一些地方户籍制度的取消、“十二五”规划中对保障房建设的重视等等,都在激发这样一轮新型的增长。我还特别注意到,“十二五”规划将让很多进城农民也可以享受到保障房,这样农民进城的成本,将大大下降,这会带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并足以驱动中国经济在目前全球经济还不太确定的情况下走向一个比较确定的城市化-内需主导的增长。

3、中国制造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资产经济正当其时

中国经济其实已经在快速转型。同时,伴随着城市化-内需增长的转型,中国制造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资产经济目前正当其时,未来将会走向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时代。现在很多的制造业企业逐渐出现一些问题,即便销售额很高,利润也不是很高,所以制造业企业纷纷开始转向资产经济,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这里面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预计,未来中国进一步转向现代服务经济,以及创新经济或者叫知识经济,围绕着创业板,资本市场已经产生这样的新的经济导向。

影响中国经济稳定的两个问题

当前,影响中国经济稳定的一个问题,其实是非经济的或者说社会性的,也就是大家担心愈来愈严重的收入差距扩大会使得社会出现断裂,从而中断经济增长进程。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关键之一,是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收入分配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而且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在加大。而在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居民的收入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因此如果要真正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同样要加速城市化进程。事实上,包括想要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内生性增长,也跟城市化进程联系在一起。我们要提升消费,主要是要提升农村家庭的消费,因为农村家庭消费不到城市家庭的一半。然而提高农村家庭消费的关键是让农村城市化,解决收入差距的一个关键,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国富民穷的方向应该改变。国富民穷这个状况已经持续好多年了,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改变。今年一季度以来财政收入又增长30%多,这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4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3倍,这样一个方向,绝对应该主动进行调整。这个问题跟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包容性增长理念,可以说完全不合拍,甚至正好是背道而驰的,长久下去很容易引发社会断裂的危机,这个问题应该得到重视。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