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罗昌平PK刘铁男,“官民互动”反腐的里程碑(3)

【案例】罗昌平PK刘铁男,“官民互动”反腐的里程碑(3)

媒体人“战胜”高官,什么让前者强大

一位媒体人通过微博最终扳倒了一名部级高官,这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给人留下的强烈印象,尽管这又一里程碑式的事件还发出了更广泛的信号。

去年12月6日《财经》副主编罗昌平实名举报刘铁男的微博一出来,预测刘铁男“凶多吉少”的人就很多。除了罗的举报“看上去像是真的”,还因为人们有了这样的预期:如果刘“真有事”,如今的中国没有人能够“保他”,他的部级高官身份同样成不了他的护身符。

刘铁男案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社会的一个信念:只要是被揭出来的腐败和丑闻,而且是真实的,嫌疑人能够逃脱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正义决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只是中国社会的化妆品,它更像是这个社会的真实脸色和态度。这有两方面大的原因,一是民意越来越强大,而且谁都知道民意不可违。二是“制度”的纠错功能越来越刚性化,它不以少数人的权力和意愿为转移。

从实名举报到宣布刘铁男被调查,一共5个多月。这样的结果和节奏都会进一步影响今后舆论的预期。在过去5个月中,不时有人质疑官方对待实名举报的真诚性,而现在看来,这些日子里的调查一直静水流深。

5月12日互联网上的掌声里,夹着大量对能源局当初声明成了“官谣”的嘲讽,社会部分人的反向情绪不会因这件事扭转。事实上官方调查刘铁男也不是为了舆论而去做的。但“表哥”、“房婶”以及雷政富们都被查处了,现在刘铁男也倒了,事情的正面效果正在民间的真实舆论里积累,这些是微博的胜利,但到头来,它们都是“体制绩效”的彰显。

中国社会的和谐方式在微妙变化。微博监督和微博反腐揭开了一些问题甚至“黑幕”的盖子,但它们又同时展现了一定的“对抗性”。能在鼓励“建设性”的同时包容这些“对抗性”,这是中国社会和谐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升级的一个关键方向。

打个比喻,互联网就像中国一个非常能干、活跃,但又让人“不太省心”的孩子。它拒绝以往的潜规则,或者就是不守规则,但总能另辟蹊径,通过“很世俗的方式”触动国家长期的难题。它同时制造了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本身又像是国家的弹性。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有着不断前进的强大内在动力。对互联网上有些“另类”的举动,社会(包括官方)的总态度是接纳其积极影响。这是互联网在中国发挥了特殊作用的根本原因。

官方对互联网也采取了管理措施,但设计方向都是“渠”和“通道”,而不是“闸”。事实对这一点做出了验证:互联网是中国意见表达最开放,也最多元、最尖锐的舆论场,它还同时成为中国最有活力、成长势头最猛的经济领域之一。互联网是中国这些年经济及意见表达领域的“突出赢家”。

罗昌平“战胜”刘铁男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这预示着,中国舆论场的“权力重心”在进一步向互联网偏移。中国互联网是全球对本国舆论影响最大的互联网之一,此趋势将继续强化。这一现实让人感慨万千。

微博只是形式,反腐才是目的

把从媒体网络信息中捕捉案件线索作为反贪办案的一个重点,这在以往检察机关的工作部署中并不多见。在微博、博客、论坛等现代传媒手段日渐发达的当下,要求办案机关加强对媒体网络信息的收集研判,从中发现涉及贪腐案件的线索,当是对愈发勃兴的“微博反腐”、“网络反腐”的积极肯定。

有人说,“微博反腐”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扩大纪检、检察机关的耳目,及时揭露涉及贪腐的事实;另一方面,如果用得不好,也可能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等合法权利。言下之意,纪检、检察机关对“微博反腐”要慎用,不必予以正面肯定和鼓励,否则可能引发越来越大的“微博揭腐”的民粹浪潮,导致局面不可收拾。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大可不必的,因为网络也好,微博也罢,本身只是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手段,网友通过微博披露公职人员涉嫌贪腐的事实,与通过传统的信访、投诉渠道揭露腐败一样,既是在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权利与义务、责任的制衡,将促使“微博反腐”形成自我约束、自负其责的理性机制,避免落入网络暴力泛滥的民粹陷阱。

纪检、检察机关借力“微博反腐”,主动从微博、博客、论坛等网络渠道中捕捉案件信息和线索,增加了通过网络接受公众信访举报的渠道。这首先是在技术手段上出现的一个变化请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变化,微博作为网络信息传播交流技术的崭新样式,其前所未有的即时性、交互性、包容度、密集度,决定了其既可以使公众信访举报更加方便快捷,成本更为低廉,也可以使受理机关对信访举报信息的收集、处理和管理更加规范和高效。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博反腐”、“网络反腐”堪称技术引领时代进步、网络推动民主发展的一个生动例证。

“微博反腐”增加了受理信访举报的网络渠道,这本身也说明,我们应当对“微博反腐”抱以平常心,应当将网络信访举报发展成为反腐倡廉工作体系的一部分,而不要指望用其取代传统的信访举报渠道。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但上网、发微博终究存在门槛,仍然有一些人不便通过网络、微博进行交流交往,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书信、传真、电话、走访等传统形式,仍然会是信访举报的“主渠道”。我们对网络信访举报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但对传统渠道的信访举报不能有丝毫偏废。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