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罗昌平PK刘铁男,“官民互动”反腐的里程碑(4)

【案例】罗昌平PK刘铁男,“官民互动”反腐的里程碑(4)

“微博反腐”是对传统反腐形式的丰富和完善,这对于拓宽公众参与反腐渠道十分重要。同样重要的是,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应当倍加珍视公众的参与热情,切实保障公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公众经由传统渠道或新兴网络渠道举报的每一条线索认真负责,并通过严格依法办案和公正司法,让公众真正看到反腐败“动真格”、“抓大鱼”的决心和行动。反之,如果职能部门对公众信访、举报的线索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则“微博揭腐”再发达也无济于事。

微博只是形式,反腐才是目的,只有以法治为基础、以改革为导向全力追求反腐的目的,“微博反腐”才有实际意义。

【启示与思考】

网络实名制举报,传统媒体记者也能够做得十分出色,这是刘铁男落马传递的一个正信号。传统媒体记者采访新闻后,是在传统媒体上刊发,还是以“实名举报”的形式上报中纪委,罗昌平作出了一次全新的尝试、大胆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其实,记者经过认真调查,写成新闻报道,刊发在媒体上,本身就是一种舆论监督和实名举报。于此同时,互联网又给舆论监督和实名举报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所谓“手大捂不过天来”,能源局新闻办负责人可以“联系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可以“报案、报警”,可以不经调查便声称实名举报“消息纯属污蔑造谣”,事实终将证明:这一切都是枉费心机,白日做梦。

刘铁男这样的高官在中国也是能够通过公开的实名举报倒台的,这是又一个正信号。媒体揭露贪官非常不易,贪官越大,揭露越难,因为有一个有形或无形的“贪官保护网”或种种“清规戒律”。一般老百姓要揭露大贪官,尽管不缺乏实名举报的勇气,却缺乏调查取证的时间和职业技能。有了中纪委提倡实名举报,有了互联网,有了职业媒体人加入反腐大军,有了贪官情妇“窝里反”,贪官阻碍揭露的手段越来越捉襟见肘,仅仅依靠新闻办负责人辟谣、否认,以及“报案、报警”,显然已经大大力不从心了。

从另一方面讲,刘铁男被查,也体现了治理腐败需听取更多民间声音。纪检部门听取民意、尊重民意、回应民意,充分了解公众对于反腐问题的期待,这也让人相信,官民互动的反腐,未来大有可为。

以往,公众向纪检部门提供、举报官员违纪线索,有时候等来的结果并不是举报人所期待的。官方做官方的,公众说公众的,两股反腐力量并未有效地形成合力。而刘铁男的被查恰恰是源于在网上对一位部级高官的实名举报,纪检部门才着手调查。官方与民间的力量在此融合,这对民间反腐的力量也是一种激励。

这种良性的互动更是传递出一种信号,对于腐败的治理需要听取更多来自民间的声音。纪检部门听取民意、尊重民意、回应民意,充分了解公众对于反腐问题的期待,这也让人相信,官民互动的反腐,未来大有可为。

“刘铁男被调查”对于“官民互动”的反腐模式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首先,被举报的是一位部级高官,并且得到了官方的积极回应,这也可能意味着不管是谁、级别多高,只要举报真实,任何人都会被追究责任;其次,举报人是实名举报,并且有着扎实的材料,这也给民间反腐树了示范,只有这样负责任地提供腐败线索,“官民互动”的反腐模式才能有效地运转下去。

然而,不能不说的是,刘铁男其实早就应该被调查。他的问题两年多前就已经被公开报道,后来的网络举报其实并无太多新鲜证据。这或许是更加值得深入反思的问题,也恰恰暴露了过去我们反腐体制的不足。

因此,刘铁男现今之被接受调查,也确实呈现了反腐本身的变化。这进一步提振了反腐的权威,令民众更有信心。期待官民互动反腐渐入佳境,让更多的腐败官员原形毕露,无处藏身。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