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探析高薪无编制公务员的“鲶鱼效应”(3)

【案例】探析高薪无编制公务员的“鲶鱼效应”(3)

6条高薪“鲶鱼”能否打破铁饭碗传说?

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近日发布公告称,北京将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6名聘任制公务员。6个职位为市科委、交通委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3家政府部门的高级主管,年薪不低于20万元。这是北京首次试水聘任制公务员,聘期2至3年,双方将签合同、上社保,年度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可被解聘,打破公务员“铁饭碗”的“传说”。

笔者注意到,一些媒体在报道该消息时,尽管很客观也有所收敛,但仍难掩对此般试水公务员聘任制的赞赏之情。虽然笔者对此也充满期待,但又不太乐观。纵观自2007年以来,我国深圳、河南、辽宁、江苏等地相继试点的公务员聘任制,几乎最后都是此番境况:只试“进”不试“出”,只试“高薪”不试“高责”,只试“专”不试“宽”。

上述几地试水公务员聘任制之初,均高调表态是为了践行公务员法的精神,期望实行聘任制,去打破公务员终身制,使多年形成的“铁饭碗”变“瓷饭碗”,使“能上不能下”和“能进不能出”成为过去,从而让广大公务员尽快在脑中铸就职业危机意识和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意识。不过,多年过去,不仅鲜见“鲶鱼”将“沙丁鱼缸”搅得清波荡漾,反而是有的“鲶鱼”续签聘任合同,有的还转为体制内公务员,反正鲜见一条“鲶鱼”被解聘或辞退。如此“只进不出”,岂非客观上成了巩固公务员“铁饭碗”的铁性基础?

再说聘任制公务员的高薪问题,也值得探讨。不管是体制内公务员还是聘任制公务员,其薪酬设置体系均属公务员法规的内容。怎么可能一个大院里,多数人年薪四五万元,而几条“鲶鱼”高薪至20万元呢?公共机构不是企业组织,他的职工薪金是财政开支而非商品利润,这就决定对机关工作人员的薪酬设定必须严格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即便是真的需要聘用高精尖专业人才,也可以采用购买劳务的形式进行。于此, 高薪“鲶鱼”恐难打破公务员“铁饭碗”。

至于当前公务员聘任制的“只专不宽”,这个问题也比较普遍。仅从这6年来各地对此的报道来看,都是招聘机关内的公务员不能干或干不好的少数几个“专业岗位”。招聘几名高精专业的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表面上看,是想让公务员这口池塘“灵动”起来,实则收效不佳。因为这几名聘用的“专业鲶鱼”,根本不具有搅动鱼池里的“沙丁鱼们”的阵势。我们既然深知之前委任的公务员已不胜任某专业性强的岗位,那么,何不将这群已显疲态的“沙丁鱼”捉到池外,再来解答是否放入新鲜“鲶鱼”这道命题呢?

所以,在笔者看来,降低公务员饭碗的“铁性”措施并非没有,关键是我们愿不愿意去大胆采纳,关键看我们敢不敢向既得利益者动刀。其实,政府聘用的公务员的工作范围不该囿于“只进不出”、“只试高薪”、“只专不宽”。而应大胆掘进、广开门路。我们不妨在公务员总数控制之下,让“鲶鱼”的数量大幅增多,大力助推政府机关工作效能,持续铸就公务员的职业服务精神,恒久强化公务员的问责体系,这或是当今公务员管理的大势所趋。

公务员“编制”和“无编制”就那么重要?

从公务员的“身份”价值看,这个改革确是一次破冰之旅,拿公务员的“符号”开刀,地方政府终于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在此以前,倍受羡慕的公务员就业优势的声浪中,这个格局的打破本应获得一片叫好声。但事实看来,结果并非人尽如意。一边质疑,一边叫好的社会反映,还是应该有反思之处。

网友质疑:在人均收入4万元的情况下,公务员收入超过20万,这还是公务员吗?我们不怕领高薪的公务员,就怕没责任心的公务员,能者上庸者下这才是政府用人之道。网友的这种声音,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诉求。显然这次良苦用心的改革,并没有真正切入到这份民意之中。

人社部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主任梁玉萍表示,预计北京市聘任制公务员的年薪可能达到三四十万,将四倍于一名处长的工资。她分析,此举将有效预防领导往公务员队伍塞人和萝卜坑招聘的问题。这年头,这种话,真的很难有人相信。不过说句实话,大家真的愿意相信。这位人社部领导似乎没有明白,为什么会有萝卜招聘的道理。那么,年薪三四十万的就业岗位,会是有效预防萝卜坑招聘的措施吗?如此充满诱惑的岗位,谁会“轻易拒绝”?

饱受争议的高薪养廉被再一次提起,很显然,这次的改革首先考虑到的是公务员的“职位价值”,而不是公务员本身的社会意义。从职位定义看,公务员的基本大意是为人民服务。改革的出发点,如果不是基于这个考量,而只是简单的计较什么职位价值、身份界定,肯定会有南辕北辙的味道,或者越改越乱。

公务员的“身份优势”没有了,但公务员的价值优势有了,这就是“试点”的看点。此消彼长的举措,实质上对于公务员并没有什么“得失”。如果说有什么“得失”的话,也就是让这些“无编制”的公务员具有“低人一等”的心理感受。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打破“身份界定”的优势终于有了“临门一脚”。这对于“死都要死在编制”里的社会就业心态,也算是一个警钟。

争议的最终结果很清楚,社会需要的是公务员,而不是什么编制不编制,也不是什么身份不身份。一纸身份证明,对于社会之众来说,真的没有太多意义。

【启示与思考】

工作的清闲、保障的无忧、仕途的安逸使得近年来大批有志青年纷纷跻身“公考大军”,“公务员热”一直高烧不退。北京市的这次聘任制公务员招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可随时解聘,没有严格的晋升体系,位置和待遇在市场条件下相对灵活,无过多的条条框框。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笔者以为,无编制公务员改革的真正意义在于,或可以激活现有的公务员队伍,能够形成良性竞争,一方面消解权力自肥,另一方面又鼓励正当的合法所得,既要让捧惯了铁饭碗的“太平官”有危机感,另一方面又要让为老百姓踏实工作的公务员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充分发挥鲶鱼效应,重建服务意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唯才是举,还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财政开支。

但是,社会上也有很多思虑,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无编制公务员是否代表未来公务员改革的方向?第二,有编制和无编制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如果仅从经济层面来进行身份划分,能否对公务系统形成良性竞争?第三,公务员聘任制如果只在形式上打破公务员“铁饭碗”,而在内容上却让其端上“金饭碗”,这样的改革是否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同时还要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让聘用制公务员体制很好的实行下去,防止“无编”公务员体制成为另外一个形式的“铁饭碗”,防止“无编”公务员体制成为“官二代”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方便志门?是当下来至以后应当要注意和防范的。对于聘用制公务员应当建立严格的进入和考核体系,强化监督,让整个招聘过程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让“无编”真正胜过“有编”。

总之一句话,此次试点的真实目的在于确实改善公务员系统的生态环境抑或“官场生态”,对公众而言,就是别让无编制公务员“看上去很美”,要让老百姓切实感到改革的效果。 

窃以为,无编制公务员是大势所趋,强化公务员“俯首帖耳”的服务功能,淡化甚至消解权力同样是大势所趋,公务员制度改革必将进入深水区。只有改革敢于触动自身利益和特权,敢于真正尊重和顺应民意,真正了解和利用市场,这样的改革才有意义,民众才会充满期待。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