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土壤污染关键是信息公开

治理土壤污染关键是信息公开

公开污染数据让公众知晓,有针对性地实施应对方案,这既是对公众社会责任心的尊重,更是公众不可剥夺的权利。

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本年度的宣传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这与之前规范土地市场、科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红线等宣传主题一脉相承。这些关注点,从目前我国关于土地的十几个法律法规中,可以得到印证。

如果说之前土地问题的着眼点多数在“量”上的话,那么土地“质”的问题近年来逐渐凸显。随着“镉大米”“重金属蔬菜”等曝光,“血铅事件”“癌症村”等新闻见诸报端,土壤污染问题成为当下社会的重大关切。

很明显,我们的土地不止变少了,它还“病”了,需要细心的检查、治疗。土壤污染不仅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易修复等特点,而且会通过其他途径如水、农产品等的污染间接危害人体健康。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土壤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迫切性,着力治理,及早治理。

治理土壤污染是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环保、农业、国土等部门形成合力,需要立法机关和执法机关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全民的参与和支持。而要获得全民的参与和支持,首先应该让公众知晓污染的情况。今年,北京一位律师曾向环保部门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但相关部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这种态度,显然无益于土地污染问题的解决。因为治理土壤污染,并非环保部门一家就能扭转乾坤,也绝非政府所能包办,它需要发挥每一个人的力量。

公开污染数据让公众知晓,让全民一起重视起来、行动起来,真正关心和关注土壤污染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应对方案,这既是对公众社会责任心的尊重,更是公众不可剥夺的权利。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仍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要求“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转变工作思路,让公众知晓身边的土壤环境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贡献自己的力量。(罗 涵)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