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去年发现70种北京新记录物种

2020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去年发现70种北京新记录物种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5月13日发布《2020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对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总结和回顾。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刘炜介绍,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改善明显,土壤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保持全国最优水平。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北京发现70种北京新记录物种,其中12种为中国新记录物种。

11种中国新记录物种为大型真菌

2020年,全市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将全市划分为212个网格。截至目前,已实地记录到82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群系,包括森林、灌丛、草丛、草甸与草原、湿地等类型。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质量具有综合指示作用,通过实地调查,北京发现了一些对环境质量敏感的指示物种分布范围扩大。如北京水毛茛、黑鳍鳈对水质要求高的水生生物,在怀柔、密云、延庆及少数中心城区均有分布,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河流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对于水环境改善的效果。

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截至目前,北京已记录各类物种共5086种。已经发现了北京新记录物种70种,包括维管植物3种、昆虫16种、苔藓植物40种、大型真菌11种;其中12种为中国新记录物种,包括大型真菌11种、昆虫1种。调查记录到被纳入四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外来入侵物种19种。

北京市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曹志萍表示,北京发现的70种新记录物种中,有12种为中国新记录物种,而具体的物种名称和情况,将于近期召开的生物多样性专场发布会上公布。

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80种

北京市地处太行山、燕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拔高差超2000米,地形地貌复杂,分布着五大水系,生境类型多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维护首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北京中心城区通过腾退还绿、疏解建绿、见缝插绿等方式,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丰富的栖息地;平原区通过郊野公园建设及河湖湿地恢复,拓展了绿色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生态涵养区通过自然保护地建设、栖息地保护、水生态恢复,保护北京市生境最好的区域。

北京市有森林、灌丛、草丛、草甸、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市域面积约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0.17%。截至2019年,北京的植物种类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8%,已记录高等植物198科1115属2917种(含变种、亚种、变型),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脊椎动物和昆虫430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褐马鸡、白鹤等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6种。

北京市处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区,是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目前有确切记录鸟类497种,占全国鸟类物种数的34.4%。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