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挥集聚优势,“三延伸”为经济社会发展添油助力
1、主动介入上门对接,服务向一线延伸。近年来,中心在审批实践中不断加大项目现场联审力度,推出“提前介入、上门服务”、“模拟审批”、“项目进度全程跟踪”等一系列重要举措,服务项目建设第一线。
2、多措并举攻坚克难,破题向难点延伸。为加快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办理进度,中心推出缩短办理时限、开通绿色通道、试行“模拟审批加联合审批”等措施,切实加快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审批进度,解决审批环节中的“短路”现象。如开办一个歌舞厅,需要去文广、环保、消防、卫生、公安、工商等6个部门办各种证照,一般要100多天,现在只要到中心,通过“一条龙”服务,一个月多一点时间就能办好。
3、重点项目专门服务,举措向现场延伸。机关党委会同市行政审批办公室的各业务处室每年开展“重大项目服务月”活动,通过摸排审批进度、开展上门服务、组织会商会审、实施实时跟踪四项举措保障项目顺利开工,激励中心党员干部在重大项目中建功立业。
(三)以“四服务”为载体,打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品牌
1、标准化服务。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秉承“内化于心,外践于形”的理念,以文明机关创建为载体,通过服务标准化建设,窗口工作环境、服务形象、服务效率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同和支持。
2、不间断服务。行政服务中心推行无午休服务、长假值班服务、延时服务、特殊群众上门服务、节假日预约服务制度,确保办事对象在节假日、中午休息等时段能及时得到良好的服务。各进驻窗口在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急群众所急,党员干部带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不间断服务各项制度得到落实。
3、主动化服务。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中推行“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的服务方式,在政府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由相关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负责,指派业务强的党员主动服务,帮助项目建设单位提前备好项目招标时所需的相关材料。通过服务措施的创新,既保证了招投标环节的合法合规,又使项目建设时间节约短则一个月,长则半年,大大推进了项目实施进度。
4、人性化服务。克服中心场地条件差的不足,完善服务设施,以软件环境弥补硬件不足。在大厅设立咨询台,摆放饮水机,联系宁波高教园区图书馆设立图书借阅点方便群众;设置消防、安全、残疾人标志、禁烟等各类标识,方便特殊群众,净化办事环境;提供老花镜、签字笔等工具,从细节处入手营造舒适和谐的服务环境。
三、成效与反响
截止2012年底,中心累计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60多万件,提前办结率一直在98%以上;公共资源大厅办理交易宗数达16042宗,交易金额达到3288亿元;两个大厅的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5%以上,中心每个窗口都收到过办事群众送的锦旗和表扬信。
市行政服务中心先后获得省、市两级文明单位、省级示范行政服务中心、省级优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荣誉称号,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阳光大厅”,中心开展的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获得2012年度全国法制政府奖,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在中纪委部省级经验交流会上做交流发言,创新的做法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批示和肯定,荣获宁波市窗口服务行业先进单位、宁波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市优秀基层办事窗口等荣誉,同时涌现出了以全国劳动模范裴一平和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吴鹏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工作人员。
专题相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