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作新制度 提群众满意度

建工作新制度 提群众满意度

东台市地处江苏沿海中部,市域总面积3221平方公里,人口113万,辖17个镇(区),368个行政村、23个城市社区。现有基层党组织3804个,其中党委69个,党总支505个,党支部3230个,党员63269人。近年来,东台市委组织部坚持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扎实推进组织工作创先争优,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该市在全国县级首家开通《党建》网站,创建全国首家反映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中国东台·村史馆”,创办全国首份大学生村官期刊《青春风采》,连年获得江苏省“党建工作先进县(市)”、“人才工作先进县(市)”等荣誉。作为全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该市于2009年5月在全国组织系统率先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让组织工作特别是备受社会关注的干部工作直面基层、直面舆论、直面公众,对提高干部工作透明度、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背景与起因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在谈到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时,正式提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这是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理应率先响应、积极行动,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联系,确保组织工作信息传递更加准确、全面、及时、有效。

1、建立组织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增强组织工作透明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媒体和公众对于组织工作的关注与兴趣日益浓厚,特别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广大基层干群尤其关注。媒体也往往会通过其他渠道想方设法地获得信息,但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必定大打折扣,容易造成社会公众对组织工作的种种猜疑,甚至曲解。一些涉及组织工作的舆论热点,多是从网上发端、发酵。对组织部门而言,公开是最有效的宣传和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组织部门适时适当公开相关信息,把组织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组织的重大活动,处理突发事件和重要问题所持的立场、采取的措施、取得的进展等,通过新闻发言人这个“喉舌”向外传递,有助于加强沟通,消除“神秘感”,增强“亲和力”,进一步提高组织工作透明度和选人用人公信度。

2、建立组织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需要。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是胡锦涛总书记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李源潮部长多次指出,组织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是“三服务、两满意”。让党满意,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让人民满意。因此,让人民群众满意是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使组织工作处于公众视线之中、舆论监督之中,让组织部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公众,自觉地规范权力使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绩效、提升自身形象。同时,通过现场采访、提问等形式,可以让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及时了解广大干群的所思、所想、所盼,认识到组织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使组织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反映群众诉求,实现群众利益,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3、建立组织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信任度的需要。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导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更趋多元化,舆论引导工作越来越重要和必要。网络传播突破了传统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其传播力非常强大。一些网上热点事件,在1—2个小时内点击率往往达到几万甚至上百万次。作为党委管干部、管人才、管党员的职能部门,自然不能忽视这一问题。可以看到,媒体和公众对组织工作的高度关注,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了解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有时少数干部和群众一时的片面看法和偏执行为,势必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就会影响到组织部门的整体形象。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针对敏感话题进行答疑解惑,可以变被动报道为主动宣传,用“正面声音”回应“负面报道”,有效防范人为“炒作”,始终保持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做法与经过

自2009年5月东台市推行组织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来,该市先后召开了8次较大规模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部门机构改革、行政区划调整、乡镇党委换届、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村官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均收到了较好效果。

1、关于组织工作新闻发布的组织机构。建立新闻发布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委部长直接担任组长,分管部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组织部办公室(研究室)合署办公,主要职责是:起草、审核新闻发布稿件;起草、准备各种对外答复口径,统一答复新闻媒体的咨询;密切关注和分析舆情,及时提出新闻发布意见;策划、组织新闻发布会;负责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等。涉及基层单位和相关职能科室的信息发布、政策口径答复、意见和建议的整理反馈等,由基层单位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具体承办,组织部办公室统一扎口管理。

2、关于组织工作新闻发布的内容和形式。“新闻发言”的前提是要有“新闻”。该市组织工作新闻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市委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大决策;二是组织系统的重点工作、重要活动;三是社会关注的组织工作热点问题;四是对新闻媒体有关报道的回应和事实说明;五是其它应予新闻发布的事项。新闻发布的形式主要有四种: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报会、新闻座谈会和记者专访。其中,新闻发布会主要适用于组织部门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创新举措的发布、说明和解答;新闻通报会主要适用于向新闻媒体通报组织工作动态、澄清不实报道、就社会关注的具体问题与新闻媒体进行沟通和协商;新闻座谈会主要适用于与新闻单位就组织工作中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记者专访主要适用于社会普遍关注的某项重要组织工作的宣传报道。

3、关于组织工作新闻发布会的参加对象。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对象包括:新闻媒体记者,基层干群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干部代表等,每次规模一般掌握在60人左右。为保证组织工作新闻发布会参加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东台市还对参加对象的结构作出原则性规定:各类新闻媒体记者一般占40%左右,“两代表、一委员”一般占20%左右,基层干部、党外干部、年轻干部、女干部、离退休干部代表一般占20%左右,干部工作监督员一般占10%左右,普通党员和群众代表一般占10%左右。

4、关于组织工作新闻发布的基本程序。在审批程序上,规定凡涉及全市性政策文件的发布,根据市委领导批示进行;例行的组织工作新闻发布活动,由市委组织部相关科室编制计划,报部领导批准;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新闻媒体报道的敏感问题、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由市委组织部提出意见、审批把关或根据市委领导批示进行。在操作程序上,主要遵循“六步工作法”:一是新闻发布前10天内确定新闻发布会的日期;二是新闻发布前5天内确定参与人员,按照邀请名单发送邀请函;三是根据邀请函回执,确认出席信息,制定参会详细名单;四是新闻发布前1天完成会场布置和会议材料的准备工作;五是新闻发布当天提前两个小时,检查一切准备工作是否就绪,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准备;六是发布结束之后,及时提供新闻通稿、音像资料,对媒体、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梳理和反馈工作。

三、成效与反响

东台市组织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前不久,该市专题组织开展了“千人问卷调查”活动,统计结果显示,社会各界对建立这项制度的知晓率达98.1%、满意率达91.3%,对组织工作新闻发言人的满意率达95.1%。中组部《党建研究》、新华社《内部参考》、《组织人事报》、《领导科学》、《江苏组工信息》、《江苏组工研究》、《新华日报》、江苏卫视、江苏《党的生活》等20多家媒体进行跟踪报道。

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王庆五教授,专门撰写《小制度、大效应》一文,对东市这一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东台市推行组织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实施组织工作‘满意度’工程,落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一项具体措施。看起来,这一制度不‘大’,但是它就像一个支点,撬起了整个社会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了解和关注。这虽然是一‘小小’的制度创新,但可以在全社会产生重大效应。”主要归纳为“三大效应”:

一是“窗口效应”。组织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就像一个窗口,广大基层群众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我们的组织工作并不神秘。近几年来,我们党在组织工作,特别是在选人用人方面出台了许多制度和措施。怎样让这些制度措施被广大基层群众所了解?怎样让这些制度措施的运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组织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给全社会打开的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了解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方面一系列制度的运作情况,可以监督组织部门在实施这些制度时有无失误,可以让组织人事权力沐浴在阳光普照之下。

二是“扩展效应”。组织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虽然是一项具体的对党的建设、人事变动、组织系统重要工作和活动的新闻发布,但是它的效应涉及却不是仅仅局限在这一具体事务领域。长期以来,组织部门系统封闭、保密性强,外人看来严肃、正统、难以接近。加上制度还有待健全,出现了一些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以至社会上对组织部门也产生了一些误解。组织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直面基层,直面舆论,直面群众。它不仅将公众关心的问题给予通报,而且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组织工作的传统认识、思维定势和心理认知。

三是“信任效应”。组织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就像一个环节,将组织工作的制度链条连接起来。通过新闻发布会,使广大群众对某一项工作有所了解并产生信任感,但它的效应所及却不仅仅如此。在这一制度平台上,不仅可以将各级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公之于众,还可以将地方党代会、人代会、政协的换届选举公之于众,可以将各种人才选拔、基层党组织建设,包括村书记选举、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公之于众等等。另外,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让参加发布会的听众与主持人和特邀代表互动,从而增进沟通和了解。因此,通过组织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就会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对组织工作的信任,对人民公仆的信任。

去年10月,东台市委组织部专门编辑出版了《党委组织部门新闻发言人探索》,全书分为“调查研究、实践探索、报道评价、相关链接、他山之石”五个篇章,共计23万字。原中组部部长、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张全景专门为此书作序,对东台市实施组织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东台建立党委组织部门“发言人”制度,破除了人们对组织部门行事风格的神秘感,是向社会敞开信息渠道的一种及时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发言人”与社会大众直面交流,显示出党对组织工作的公正、无私与自信,体现了宽大的胸襟和秉公办事的原则;不仅让广大公众做到“知情”,更让群众对组织工作予以监督,有利于对不良和腐败行为与事实进行有效的揭发和斗争,动员广大党员群众参与、支持、推动组织工作深入开展;不仅从中锻炼了干部,更由此树立起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探讨与思考

李源潮同志在全国组工宣传座谈会上强调,组织工作既要做又要说,要变“被动说”为“主动说”,变“不会说”为“善于说”,变“没人说”为“有人说”。组织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正是这一精神的真切诠释。就“新闻发言人制度”本身而言,已经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但对党委组织部门来说,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才刚刚破题,特别是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如何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向科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方面,还需要在实践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1、要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组织部门新闻发布工作机构,选优配强新闻发言人队伍,通过细化工作职责、明确专人协调、规范工作程序,为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必要的组织、人力、财力和环境保障。建立新闻发布工作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进一步提高新闻发布会的组织化程度,事前多与媒体进行沟通,根据媒体意见对新闻发布方案进行适当完善,对发布会场地布置、技术准备、媒体约请、转播工作等各个环节做好过细安排;事中精心准备新闻发布稿件,有重点地选择媒体和记者进行提问,以主流媒体传播主流声音;事后为媒体提供新闻通稿,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放建议征询函,对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梳理反馈。

2、要进一步推行规范管理。规范新闻发布审批管理,对有关政策文件的发布、例行的组织工作新闻发布、社会公众关注热点的发布等,分别明确新闻发布审批程序和要求。规范新闻发言人行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好组织部门的“话语权”,把组织部门“想说的”和媒体关注、公众“关心的”结合起来,加强发布的权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创新新闻发布手段,可适当采用电视专题片、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办法诠释发布内容。进一步明确新闻发布工作纪律,严格按照批准的内容举办新闻发布会,所发布的内容按照确定的口径统一对外发布,做到“不能讲的不讲,不便讲的巧讲,不好讲的慎讲”。

3、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机制。构建舆论引导机制,加强与媒体的经常性沟通,把组织工作的方针政策、重大活动以及处理突发事件和重大事项、重要问题所持的立场措施等,通过发布会、座谈会、招待会、通气会等多种形式予以公布说明。构建权威发布机制,严格规范发布程序,从内容、形式、频率等方面不断加强探索,建立定期发布、实时发布、在线发布相结合的权威发布机制。构建社会评价机制,注重参加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逐步建立以“民意调查、意见征询、专家研讨、舆论反馈”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发布效果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新闻发布的层次和水平。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