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基础区建设,夯实“两新”党建“新阵地”。
渝中区不断优化组织设置,迅速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从“星星之火”逐步实现“全线飘红”。一是跟进摸底。实行“登记申报、年检年报”与党组织组建同步,通过工商、外经、民政等部门及时掌握企业变动情况。二是跟进督导。推行“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模式,构建起区、街道(系统)、社区(企业)三级党建指导员网络,目前全区共有400余名党建指导员,联系指导“两新”组织覆盖率达100%。三是跟进组建。积极探索楼宇统建、市场联建等“八大建”组建新模式,共建立“两新”党组织702个,党员近8000名。四是跟进管理。建立动态管理的“两新”组织数据库、党组织信息库、党务人才台账等10大类基础数据库,对后进支部提出16项整改提升措施。
逐步完善制度区建设,筑牢“两新”党建“奠基石”。
渝中区按照“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要求,着力推进“两新”党建规范化、制度化,提升科学化水平。规范党务流程。组织编印了“两新”组织《支部工作手册》和《党务工作规程》,并进行实践操作的专题培训。规范阵地建设。指导“两新”党组织按照规范化建设的标准,完善软硬件建设。其中,国贸中心楼宇联合党委打造的400平方米“红岩驿站”党员服务中心,成为党员活动之家。规范运行机制。渝中出台了 “一岗双责”、党员发展规划、党务工作者轮训等一套系统而又指导性强的党建工作制度。规范管理体制。渝中区制订了商务楼宇、行业协会、总部企业党建的实施意见,出台党务工作者、党建指导员、基层“两新”党建工作的考核办法,大力推行流动党员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党员动态管理。
典型带动亮点区建设,奏响“两新”党建“主旋律”。
以全面实施示范点三级联创“113”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党的建设与企业运营同步规范。渝中区积极推行党政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员任职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已占到72.1%;大力开展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把优秀员工党员培养成企业管理人员的“三培”活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党员数已占60%;在全部“两新”党组织建立了纪检机构。
二是创新教育方式,党建影响与企业发展同步壮大。实施“同心思想引领工程、青年人才传创工程、典型示范引路工程、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优化服务发展工程”,各级党组织建立了52个工作联系QQ群、21个党建微博、党员登录12371党建平台。同时,开展加强党性主题教育、设立党建先锋基金等活动,以党内和谐促企业和谐、社会和谐。
三是创新党建方法,党员意识与作用发挥同步彰显。以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贡献”的“三亮”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双爱双比”和党员星级评定活动,设置质量创新岗、安全示范岗等党员先锋岗1812个,举办非公企业劳动技能竞赛,参与党员和职工共1.6万余人次。
四是创新活动内容,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同步渗透。引导企业深入开展文化建设活动,连续3年开展“两新”组织优秀文化载体评比表彰,先后打造出嘉华集团的企业感恩文化、康德集团的廉洁企业文化、百事达公司的公益关爱文化、互邦集团的双拥互动文化等特色企业文化。
五是创新工作载体,党建效益与企业形象同步提升。区律协党委发动30余名律师参与社区调解,提供法律援助60余人次,免费咨询7000多人次,受到广泛好评。同时,渝中区通过深度挖掘推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培育出23个市级示范点以及一大批区、街道(系统)党建示范点,成功创建“双拥”六十佳企业和20家区级以上文明单位,打造出大溪沟创意产业园、上清寺互联网产业园、鹅岭汽车销售一条街党建示范带和CBD楼宇党建、大坪总部企业城党建示范群。目前,“两新”党建的“点线面”集群示范效应初显,助推全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转型渝中涌春潮,“两新”党建谱新篇。迎着渝中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铿锵号角,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渝中半岛的“两新”组织高高飘扬,指引着“两新”组织一路搏击市场,高歌前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