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发展强大的生命线(2)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发展强大的生命线(2)

1922年7月,党的二大召开。这次大会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明确要求,“党的一切活动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这就部分地包含了“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法论。

1929年9月,中央发出《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这份由周恩来主持、陈毅参与起草的指示信,针对红军的筹款、给养以及没收地主财产等问题,认为工作方法上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这是在党的重要文献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在会议决议中,毛泽东不仅使用了 “群众路线”这个概念,还号召“要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实行“一切工作,在党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的工作方法。

1930年5月,毛泽东发表《反对本本主义》。提出“必须时时注意到群众中做调查研究,才能在群众的斗争中产生共产党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的重要思想,这就蕴涵了“从群众中来”的思想要素。

1934年1月,毛泽东发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提出了“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好的思想,包含了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思想,比较全面地孕育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1943年6月,毛泽东发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明确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而且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是群众路线形成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45年5月,党的七大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党的群众路线在理论上明确树立起来,并为全党所熟悉和认真贯彻。这是群众路线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

毛泽东在大会上所作的 《论联合政府》报告,深刻阐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他强调:“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骄傲自大的工作态度等项弊病之所以一定不好,一定要不得,如果什么人有了这类弊病一定要改正,就是因为它们脱离群众。 ”他要求:“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

刘少奇在大会上所作的 《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有关总纲说明的第四点,以《关于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为题,用了近1万字的篇幅,系统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首次达到了思想内容和表述形式的统一。

刘少奇在报告中对群众路线的地位给予了明确规定。他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是无产阶级的群众路线。

刘少奇在报告中比较明确地规定了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他再三指出,我们党的政策和工作方法应该是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不但我们党的政治路线,而且我们党的组织路线,都应该是正确地从群众中来,又正确地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刘少奇在报告中明确论述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他把群众观点明确规定为四条,一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二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三是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四是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956年,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对党的群众路线又作了进一步的大篇幅的阐述。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在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深刻阐明了群众路线在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三大活的灵魂之一的重要观点,对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新的完整表述,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达到了新的境界。其后,党的历代领导人对群众路线都有一系列重要的论述,群众路线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深刻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群众路线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最高纲领的实践主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那么,党的性质、宗旨和最高纲领如何落实于、体现于党的领导和工作实践,以及党的事业发展实践之中呢?靠的就是群众路线。

首先,党的性质、宗旨和最高纲领在群众路线中有着全面、准确、深刻的体现。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充分体现了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建立一个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使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生活的崇高理想。同时还充分体现了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其使命就是要帮助群众认识自身的利益,并且团结带领群众,与群众一道为实现自身利益而奋斗。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