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应勇刮“三股风”

作风建设应勇刮“三股风”

核心提示:干部作为政府运转的必要原件,每一刻都应保持良好的状态,确保清风正气。孔子言“吾日三省吾身”,党政干部更是要随时保持警惕,始终保持高风亮节的作风。

近期,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人们在赞扬朱伯儒、孔繁森、杨善洲等好干部的同时,记者在部分地方调查时发现,一些干部脱离群众表现为“三负责三不负责”现象,即对上面的领导很负责,而对下面的群众不那么负责;对富豪商人前来投资等很负责,而对平民百姓办事不那么负责;对宣传鼓动工作很负责,而对行动上贯彻落实不那么负责。(7月8日,中国新闻网)

干部作为政府运转的必要原件,每一刻都应保持良好的状态,确保清风正气。孔子言“吾日三省吾身”,党政干部更是要随时保持警惕,始终保持高风亮节的作风,这既是党的优良传统,又是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必须重视和加强的思想建设。

强作风先要兴“学”风。为什么干部对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这里的心就是干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问题,个别干部“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使得自己的工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要治好干部的“心”,就要多学习多读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习历史知识能够认清事物发展规律和方向、学习专业知识能够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有了知识的积淀,才能为队伍的纯洁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作风还要亲“民”风。胡锦涛曾经指出“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干部对基层的深入认识和了解,对于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个人的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干部只有到基层去接受锻炼,了解实际情况,才能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体会“群众路线”的真谛。

强作风更要树“新”风。如今的中国高速发展,新的发展形势对我们党员干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策与民情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学贵心悟,守旧无功”,模仿只能使人成为奴才,唯有“创新”才是解决问题的“法宝”。旧路走不通,我们挖一条新路走,不要让“教条主义”隔开干群关系,只要是正确的,党员干部就应该勇于尝新,干部队伍就会永葆活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