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老大”试水市场化(2)

“铁老大”试水市场化(2)

由政企合一到垄断大国企

民众对铁路改革的期望很多时候充满矛盾,既欢呼“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又不希望票价上涨。在不少人的想象中,一搞市场化竞争,铁路买票不再难,服务态度也会好起来,但票价不能涨。

铁一

人们容易忽略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铁路运输价格是由国家发改委决定的,为了保障大众的出行,从1996年以来,中国铁路的客运票价就没有上涨过。如同北京的地铁票价长期维持在2元的全网运行价格,其中具有很大的公益成分。

按照市场的逻辑,企业没有义务亏损以满足大众的出行需求,它完全可以在春运等运能紧张的情况下,抬高票价,去建设一些赢利性强的好线路,路线差的公益性强的没有好处就不建设,今后的运营也可能亏本,也需要进一步的财政补贴。原来铁道部以政治为考量的运营方式虽然不计成本,但在某种意义上,必须兼顾社会公益,市场化后,这一块如何解决成了另一个重大问题。

在一家人气颇旺的铁路论坛里,最火的帖子,除了希望几年内薪金能达到甚至超过电力银行等垄断同行外,还有多条希望上级能够帮助铁路子弟解决工作问题的帖子。在大部分论坛中人看来,这是再正当不过的要求。虽然也偶尔有人说,“这都什么时代了,还子承父业”,却基本是被攻击的对象。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研究员罗仁坚认为,在目前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的情况下,铁路改革主要靠领导主动在推进,缺乏内在动力。从一个政企合一的机构变为一个垄断企业,不一定会更好,某种意义上可能更差,因为作为企业,就有正当理由说因为要面向市场,有一些项目考虑到赢利性,不愿去建,还要提出增加财政对公用服务进行公益补贴等。

“政企分开的口号是对的,但实质上没有政企分开,好多关系没有理顺,还多出来一个国家铁路局这样的婆婆作为监管机构。事实上,铁路总公司作为一个正部级企业,是国务院直属企业,发改委和国资委都管不了它。”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