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软实力 共圆中国梦

提升软实力 共圆中国梦

【 编者按】2013年6月22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人民日报理论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2》新闻发布会”。本届论坛主题是“软实力与中国梦”。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教育部、文化部、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等三十多个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现将大会主题演讲择其精要刊发,以飨读者。

中国梦

研究软实力 成就中国梦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张国祚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也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强大的精神激励、美好的文化心态。软实力则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鼓舞力、智慧力。只有软实力更强大,中国梦才能早日圆。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颜色革命”、“阿拉伯大动荡”,虽然这些重大国际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具体成因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在昭示一个共同的规律:软实力大厦坍塌,必然导致政权垮台。古代中国之所以能长期领先于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以“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廉、勇”等理念为主要价值观的文化软实力,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格修养、精神砥砺、国力强盛和社会治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重要原因在于晚清统治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抽取了“只唯上、只唯尊、只唯书”的消极理念并加以强制性地放大,束缚了民众的思想张力,泯灭了民众的创造欲望,导致社会保守、士气低沉、民智衰减,文化软实力消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物质条件绝对劣势的条件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战胜国内外强大敌人,成为伟大的执政党,引领中国走向富强,主要是因为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远大的理想目标、赤诚的爱民真情、高明的战略战术、英勇的战斗精神、浩然的崇高气节、清廉的公仆意识,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战无不胜的文化软实力。

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文化软实力搞不好,可能会使国家走向衰亡;搞得好,可以促进民族走向振兴。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党必须掌握科学正确的理论,运用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树立清廉爱民的形象,具备凝聚人心的魅力,拥有系统科学的智慧,践行求真务实的作风,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一言以蔽之,必须做大做强文化软实力,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美好梦想。

为了做大做强中国文化软实力,需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不断对软实力进行深研细讨,拿出真知灼见,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者的崇高使命就是,为中国梦又好又快地早日实现而承担起“思想库”和“智囊团”的时代重任。

中国梦的文化意蕴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哲学院院长 郝立新

从文化的角度理解中国梦,应该注意,一要从文化的实践基础方面来认识中国梦;二要从文化的功能和形态方面来理解中国梦。

中国梦是对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坚持中国道路过程中形成的理想追求的高度概括。阐释和践行中国梦,必须紧密联系和实际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梦是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中国梦作为一种理想文化,不仅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而且存在于日常的生活方式和实践过程中,它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与实践生活。

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一是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来确定文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二是把正确价值观的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三是重视先进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态的有机结合,推动文化观念和文化实践活动的创新。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