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赤字之争

上海:赤字之争

克鲁格曼的专栏一周两次,文章自然很多,主要集中在经济问题。这次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他专栏最核心的一个主题,就是重新阐释凯恩斯的智慧:政府是否应该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不惜加大赤字、增加开支以刺激经济?

经济危机一爆发,克鲁格曼就力主政府不惜提高赤字和债务而增加开支,抱怨奥巴马的刺激经济计划远不够大,并力挺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政策,还嫌这样的政策规模太小、美元还是过硬,大声疾呼通货膨胀不是问题,没有通货膨胀才是问题。这些言论,不仅立场鲜明,而且算得上偏激了。保守派的理论,则如KennethRogoff和CarmenReinhart所阐释的:公债过大,经济将陷入停滞。另外,在债务的基础上不停地实行货币宽松政策,无异于不负责任地滥印钞票,最终货币供应过大,导致通货膨胀,逼着美联储不得不提高利率,使经济进入高通胀、高利率的灾难。

两派相持不下,各自都能找到不少理论根据。与此同时,经济危机已经持续了5年,实践似乎已经有了检验真理的机会。究竟孰是孰非?显然,克鲁格曼的呼声高得多,乃至有些评论家宣布正式比分已经出来:克鲁格曼完胜。

我们不妨看看事实。都说“滥印钞票”会导致通胀、提高利率。但是,通货膨胀在哪里?高利率在哪里?美国的现实恰恰相反:通货膨胀偏低,利率太低,不管美联储怎么“滥印钞票”,投资者还是争先恐后地购买美国的国债,使得十年国债的利率一直在略超2%的水平。这也难怪,克鲁格曼的腰杆越来越硬,隔三差五地出来挖苦保守派经济学家“睁眼瞎”。

再看看政府的实际政策。美国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赤字性开支来刺激经济,如今虽然经济仍然有气无力,但毕竟已经走上恢复的轨道。克鲁格曼在讨论这一问题时不忘提醒大家:经济本来早就该恢复了,都怪共和党把持的国会作梗,限制了奥巴马刺激经济的幅度。相比之下,希腊采取的是紧缩政策,结果现在已经不是经济衰退,而是经济萧条。KennethRogoff和CarmenReinhart论文所提出的“相当于GDP90%”的债务危机门槛被踏破,算是在理论上支持了现实所发生的一切。

以这5年的时段看,事实确实在克鲁格曼一边,但宣布其完胜似乎还为时过早。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不同,对赤字和债务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提出“相当于GDP90%”这种一刀切的国债危机警戒线,本身就过于简单化。同样,一刀切地说各国都能承受某种比例的国债,也同样简化了现实。日本的国债相当于其GDP的134%,虽然比不上希腊(155%),但比起葡萄牙(111%)、意大利(103%)、西班牙(72%)来似乎严重得多,可日子却比后者好过些。在刺激经济计划的规模上,也同样不能一概而论,主张越大越好。美国有强力的刺激经济计划,希腊搞紧缩,两者命运的对比确实很明显。但是,德国刺激经济的计划按GDP比例相当于美国的四分之一,但其经济仍然不错。这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人以前寅吃卯粮,钱还没挣就买了大房子,企业刚赢利就忙着给高管天价奖励,劳动市场上什么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危机真来了,大家措手不及,不靠政府不行。德国的制度非常不同,经济繁荣时,职工加班但不拿钱,把多干的工时存起来。等经济衰退没活可干时,大家干脆去海外度假,拿储存的工时抵偿假期,不用担心被解雇。企业也有各种储蓄性的制度福利,危机时有钱支付不干活的职工。这种制度,比较能抗经济危机的打击,不会一没活干大家流离失所。社会有备无患,政府的财政措施也不必太大,大部分问题企业和社会都自己消化了。总之,不能抛开这些具体的制度框架而空谈负债规模或经济刺激计划规模。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大概需要更长时间来检验。虽然我个人相信货币宽松尚无大碍,但5年的时间还是太短,得等等看。可惜的是,学术上可以等,也应该等;政治上则不能等,也没法等,因为政治每天都面临决策的问题,各种判断都有风险。如果必须作出即刻判断的话,那么不能不说还是克鲁格曼更靠谱一些。

(作者为美国萨福克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