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四风”,树“清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当下各地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虽说活动重点围绕领导干部展开,但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群众。
要说“四风”,形式主义首当其冲。看看身边,尽管很多人并不乐意看到形式主义,尽管各地的工作主流普遍表现为务实肯干,但这并不妨碍形式主义全方位渗透,成为一些地方、部门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甚至工作习惯。比如: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好像会议开过了、文件发过了,就算工作做过了、精神贯彻了;工作浮在上面,活动此起彼伏,声势浩大,就是做不到基层去、做不到群众中去;制订规划、制度、规章、纪律时,认真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讨论,至于执行了没有、落实了没有,基本不去关心;每逢重大节日,就忙于找几个贫困家庭、下岗职工、残疾人,前呼后拥登门看望,送上慰问品,而平日里困难群众急切要解决的问题,找上门来都是推三阻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似乎不搞搞形式主义,就不会干工作,就干不出成绩。
形式主义的危害,有目共睹。形式主义一般都属表面文章、花架子,不解决任何问题,搞形式主义的人也不想解决任何问题,因此误事是必然的。与误事相伴而来的成本却非常高昂。一些场面,不花大钱,“形式”就不成“主义”,“架子”就“花”不起来,轰轰烈烈热闹一场,面子足了、政绩有了,群众的问题却没有解决,“伤财”带来的,也只是“劳民”和“扰民”。长此以往,不仅一地、一区、一系统、一单位误了发展良机,直接伤害老百姓的感情,减损老百姓的信任,消解老百姓的信心,更严重的,还败坏了党风政风,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是形式主义让人深恶痛绝的原因所在,也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要纠正的。
形式主义的根子在于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求表面,不顾实质;只图虚名,不求实效。说到底,是脱离了群众。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就是打造一切为群众的政府。谁是群众?是社区里的大爷大妈、早起洒扫的清洁工,是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是奋战在各行各业的人们。如果不从思想上、认识上来个翻天覆地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真正把为人民服务植入思想深处,树立责任意识、公仆意识,那么,形式主义依然会在批评、禁止的不断重复中我行我素、愈演愈烈。
要克服形式主义,问责、监督少不了。无论是民生工作、经济工作,还是社会工作、群众工作;不管是决策部署,还是目标任务,都应该有切实可行的问责措施和制度保障,都应该在人民的眼皮子底下来进行,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说话,让一切“花架子”搭不起来,让任何“形式”都搞不成“主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形式主义生存发展的环境土壤,还干部一个清明的干事环境,换百姓长远、稳定、实实在在的发展之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