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城镇化成功将为中国增长注入动力
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6月28日发表文章说,如果城镇化取得成功,一大部分农村人口将过上更好的生活,中国的经济增长也能获得新动力。
文章说,过去30年里,中国城镇人口增加了4亿。深圳等城市的发展符合“拔地而起”这个词的字面意义:1978年的深圳是个偏僻渔村,只有6.8万居民。今天该市拥有近900万居民,城市规模比纽约还大。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住房建设每年所用水泥和钢材占到了全球水泥和钢材消费总量的40%。
港媒:城镇化和户籍改革需伴以慎重的政策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3日刊文指出,现如今,凡是关于中国的谈论都会迅速转变成讨论城镇化的经济前途。据称,它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引擎,可为大力投资提供依据,并推动转向更可持续的消费型增长模式。
文章认为,如今只有略多于一半的中国人口生活在城市。假如这个比例要在今后20年升至75%,达到富国的水平,他们估计就必须有3亿人从农村移居城市。为了容纳这些人,中国将不得不在今后20年里每年建造一个与上海差不多大的新城市。那就需要大力投资于住房和基础设施,扶持从日用品到房地产价格的方方面面。
针对中国城镇化建设路径,文章提出,城镇化未必涉及大规模迁徙。事实上,它甚至根本不需要多少新的建设。在许多情况下,城镇化只是对已经开发但仍被界定为农村的区域进行重新分类。
(图片:今年,银川出台14条“户改新政”,在取消“先有住房再转户口”限制、允许农民“带土地进城”等方面作出很多人性化探索,以吸引城郊农民和外来人员落户银川。)
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即储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很高,但这并不说明中国消费者格外节俭。这是因为中国的相当大一部分国民收入掌握在国家和公司的手里。因此,城镇化和户籍改革只有伴以慎重的政策将更多财富从国家和企业转移到消费者的口袋里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