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转手给恐怖分子的风险,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转让核武器而不被发现。美国确认裂变材料来源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且正在不断提升之中,同样,美国的监视能力也将构成一个重大屏障。此外,有关国家可能还从未完全控制或者甚至预测所资助恐怖组织的行为。一旦诸如伊朗这样的国家拥有了核能力,那么它将有充分理由保持对核武库的全面控制。
研制出核弹毕竟是代价昂贵且十分危险的,将这种投资得来的产品转让给无法信赖或者无从控制的各方,这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另一个常被提及的担忧是,一旦伊朗拥有了核武器,那么该地区其他国家就会纷纷效仿,从而在中东地区引发一场核军备竞赛。但核时代如今差不多已有70个年头了,而且到目前为止,对核扩散的各种恐惧已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按照严格的定义,“扩散”是指快速而不受控制的蔓延。这样的事情并未发生过;其实自1970年以来,有核国家出现的速度已明显放缓了。现在没有任何理由能够推测这种模式将会改变。要是伊朗成为1945年以来中东地区的第二个核大国,那也并不是一次山崩地裂开始的信号。以色列在20世纪60年代拥有核武器时,正在跟许多邻国交战。对阿拉伯世界来说,较之今天伊朗的核计划,以色列的核军备是一个更大的威胁。如果以色列拥有原子弹在当时并未引发一场军备竞赛,那么现在也没有什么理由认为伊朗拥有核武器就会引发这种竞赛。
不必担心
1991年,历史上的竞争对手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了一项条约,同意互不对准对方核设施。它们意识到,比起对手的核威慑,更令人担忧的是就此所构成的各种挑战带来了不稳定。自那时以来,即使面对高度紧张的对峙状况以及各种危险的挑衅行为,这两个国家之间却维持着和平。以色列和伊朗最好考虑一下这个先例。如果伊朗变成有核国家,那么以色列和伊朗将会彼此威慑,正如核大国总是彼此威慑一样。两个有核国家之间从未爆发过一场全面战争。
伊朗一旦跨越了核门槛,即便核武库的规模相当小,但威慑力仍在。因此,该地区的其他国家便不会产生拥有自身核能力的动机,而目前这场危机最终将会消解,从而使中东比今天更加稳定。
因此,美国及其盟国不必煞费苦心地去防止伊朗人研制核武器。伊朗与各大国之间的外交应该继续进行下去,因为各种畅通的渠道将使得西方国家觉得能够更好地同拥有核武器的伊朗共处。而目前对伊朗所实施的制裁则可以被取消:它们主要伤害的是普通伊朗人,且效果也不大。
最重要的是,阿拉伯世界、欧洲、以色列以及美国的决策者和公民可以从一个事实中找到安慰,那就是历史已表明,凡出现核能力的地方,稳定也随之出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