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出办公室”的角色认知混沌

“滚出办公室”的角色认知混沌

河北任丘镀锌厂违规排污,引群众不满。对于群众举报,任丘市环保局副局长梁清晨极力否认,坚称排污口已被堵死。面对举报群众的微词,他还爆粗口,让大家滚出他的办公室。目前,梁清晨已遭停职,并向举报者当面道歉。(7月23日《燕赵都市报》、新华社)

官场雷语,总能作为审丑噱头,获得广泛的传播力。一句“滚出办公室”,也因裹着倨傲色彩,引发舆论围剿:在世俗解读中,“滚”字常带有强烈攻击、羞辱意味,属典型的污言秽语。别说“滚”尤显刺耳,就连其委婉的同义表达——“团成一团,圆润离开”,出自公共人物之口,都曾备受争议。

梁副局长爆粗口,理应遭谴责:官员应具备起码的肚量,正视异见、接受监督,而不是“一点就炸”。对群众说“滚”、下逐客令,无异于角色错位:或许在他看来,群众反映问题,表达治污诉求,就是“挑刺”,举报者的微词,是在向权力叫板,所以失去忍耐力。

可实质上,这背离了角色逻辑:作为公仆,应为民解惑、替民谋利,接受群众质疑,是其分内事,而非权力恩赐。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驱赶群众,违背了为政伦理。基于此,让梁清晨停职、道歉,也是必要的纠偏步骤。

但爆粗口,并非梁副局长的全部“业障”,只是个矛盾爆发点。在该事件中,应被关注的,不仅是官员粗口,还有环境治理上的乏力与猫腻。

据了解,当地镀锌厂污水直排的乱象,已存续多日,造成不轻的生态污染,也影响了群众生活。群众多次反馈,难题都未得以解决。面对举报者拍照取证,梁清晨矢口否认,称举报不实。这般是非不辨的态度,委实诡异:有无污染,查证起来很容易,且公众已存照为证,梁却一意否认,这引人遐想。

不少质疑声,就指向梁清晨“跟排污企业沆瀣一气”“屁股坐歪了”。罔顾事实,“睁着眼睛说瞎话”,确实可疑。而个中缘由,也惹人猜想:梁排斥举报,到底是基于政绩考量,想遮掩“治理纰漏”,还是跟企业存在利益勾兑,故而百般护短?

令人略感慰藉的是,当地迅速启动了问责程序,对梁清晨停职,并就污染事宜进行调查,“一旦查实,将立即对该厂采取停产、吊销企业营业执照、封存账户等措施”;还承诺将在全市展开拉网式排查。有序的舆情应对,值得肯定。

只不过,由“媒治”牵动的污染整饬,距民众期许仍有差距:环境治理,当付诸常态化的政策设计,应及时有力,可当地企业违规排污多时,民众举报多次,都不见整治,监管是否“反应迟钝”了点?若没有“滚出办公室”激发的眼球效应陪衬,当地是否还有治污的自觉呢?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生态污染仍严重,环境治理仍疲软,与之相关的话题恐怕难以“退场”。从“悬赏游泳”到“滚出办公室”风波,它道出的,仍是环境权益与权力不作为间的冲突。

说到底,“滚出办公室”很刺耳,但舆论关切点,显然不应忘了对环境命题的追问:只要环境治理仍乏善可陈,那么在环境问题上的利益拉锯,也很难止息。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