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重塑竞争力知易行难
今年以来,促进增长和就业成为欧盟的政策重心。在欧盟峰会上,欧洲领导人们开出了一系列“药方”,旨在扭转经济持续下行、失业率持续上升的势头。这些刺激措施固然能产生积极效果,但对从根本上重塑欧洲的经济竞争力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从根本上讲,欧洲重塑经济竞争力需要四把“钥匙”——维持金融稳定;稳固公共财政;强化经济与货币联盟;解决短期失业问题。围绕这四个方面,欧盟层面和成员国层面都在推进一系列改革,但改革之路知易行难。
以欧洲第二大经济体法国为例,总统奥朗德在去年竞选时承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明显“缩水”,执行效率低下,令法国舆论颇为不满。法国《解放报》今年5月发文说:“旨在通过向企业注资使法国实现二次工业化的公共投资银行组建计划因个人斗争而错失良机;针对无职业技能年轻人的未来就业计划几乎停滞;欧盟计划中的‘增长公约’因缺乏资金而搁浅;仅有根据企业发放工薪总额来减税的优惠政策仍在正常运行。”
事实上,无论是增长问题、失业问题,还是一体化问题,欧洲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办法,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协调。
(图片:6月28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爱尔兰总理肯尼(左)、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中)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出席欧盟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
在6月底召开的欧盟夏季峰会上,欧盟领导人同意将促进青年人就业的资金支持从原计划的60亿欧元上调至80亿欧元。但德国总理默克尔随后在接受欧洲六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单靠资金不能解决问题,还要进行谨慎改革,欧洲劳动力市场需要更大的流动性。
所幸的是,在“欧洲2020”战略和一体化思想的指引下,欧盟今年在能源、电信、农业、科技等关键产业领域建立统一大市场的步伐有所加快。例如:欧盟宣布将于2014年前建成欧洲内部能源市场;于2015年前建立欧洲统一电信市场;欧洲各方代表同意全面改革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欧盟还计划在2014年前建成欧洲研究与创新市场,加强各成员国科研人员、机构和相关企业的互动合作。这些都是重塑欧洲竞争力的长远之计,实施效果需要由时间来检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