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从中储粮到中储棉:一烧再烧的大火,谁之过?(2)

【案例】从中储粮到中储棉:一烧再烧的大火,谁之过?(2)

“大风”、“雷击”、“高温”都能导致火灾,然而,各种安全制度不就是因此而制定的吗?中储棉将火灾原因归结为“雷击”、“高温”,显然是在嫁祸于天,而这个无稽之谈所透露出的问题则是自身安全制度执行上的巨大漏洞。每一次类似这样的火灾之后,相关部门都会无一例外地上演“紧急召开防控工作会议,安排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惩处相关负责人”等一系列必不可少的固定“戏目”。

然而,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行动之后,却发现所涉及的防控措施、制度上都写得明明白白,并不存在意想不到的另外原因。而存在的只是有制度不落实,把制度当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品。而现实中上级来检查,大多时候也确实就是象征性地看一下制度文本,被检查单位将所有制度文本都拿出来摆在会议桌上,而检查者则不用出会议室就可完事大吉,一切都以纸上谈兵的形式完成。

重视事后惩处,轻视事前防控,有制度不落实,有检查无推进,就是这类似的几场火灾共有的根本原因。安全制度是人定的,但更需要人去落实执行,不能有人制定没人执行;上级检查是必要的,但检查防线应当前移,不能纸上来纸上去,发文件走过场。而这一切都需要管理者观念的进化,如果在观念上原地踏步,再好的制度也会落空。这次中储棉大火,难辞其咎的是“天公”?还是作为主要领导的“官公”?

中储粮中储棉前后被烧:到底想掩盖什么

在此之前的5月31日,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中储粮直属库发生火灾,78个露天储粮囤、4.7万吨粮食过火,明火暗火整整烧了二十多个小时,直接损失近亿元。

离这个惨痛的事故仅仅个把月,中储棉山西侯马代储库又传来噩耗,2万吨棉花悉数被烧,损失那个惨重,谁听到了这件事都会伤心难受。灾难过后,人们最先诘问的就是事故原因,大庆中储粮火灾原因早已查明,是由于金属配电箱因短路打火而引发火灾。这次总不会又是这个原因吧,于是“雷公”成了肇事元凶大火是由雷雨天的“雷击”导致。

每次只要发生重大事故,总能找到“替死鬼”,只要能开脱责任,任何理由都能编造出来,只是这两次似乎都与天灾挂不上钩、挨不着边,配电箱短路,显然属于平时疏于巡查维修,而雷击的理由更是站不住脚,试问棉裤本身属于重点防护区域,避雷设施必须完好无损,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可雷公为何不去其他地方肇事,偏偏向你们“发火”呢?显然,这两起特大火灾都与人祸有直接关系。

中储粮、中储棉都是极为重要的民生基础设施,事关众多老百姓的生活保障与生活质量,作为管理人员必须恪尽职守,守土有责,不能有一点点疏忽大意,可是,某些单位、某些管理人员习惯了亡羊补牢,习惯了在侥幸中过日子,凡事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暴露出管理上的短板,某些制度形同摆设。

按理说,经历了中储粮大火之后,中储棉应该吸取类似教训,举一反三,彻查事故隐患,可是事故该来的还是来了,如果这次依然不疼不痒地处理,依然走过场似地开个事故分析会,象征性地问责一些事故责任人,只怕类似火灾还会发生,我们不禁要问:中储粮、中储棉都发生过火灾了,下一个会是谁呢?

中储棉大火 国企流行放火自焚值得警惕

粮烧了,棉也烧了,原来把这些战略物资储备起来就是等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把火把它们消灭的。早知道是这么个结果,何必那么费事,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收购、储藏呢?中储粮黑龙江粮库大火,说是配电箱短路引起,可从根子讲,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是赤裸裸的人祸。对于国储粮,国家明确规定,必须储存在符合安全储粮要求的仓房内,不得露天储存。可是该粮库长期超负荷运转,粮多仓少,只能露天存放。而整个粮仓的消防设施非常有限,堆放最集中、同时也是火势最大的粮囤群周围,竟然没有一处有效的消防设施。中储粮的大火让社会震动,中储棉难道不知道以之为鉴?为什么棉花还要露天堆放?你说雷击导致起火,难道没有避雷措施?好吧,避雷措施是有的,当地防雷办曾去检查过,可是棉花垛堆得比避雷针还高,为什么不整改?消防水池离着火地点1公里远,消防栓无法使用,重大的消防漏洞比比皆是,不被雷劈真是天理难容啊!

中储粮的一把大火,烧掉了近亿元,中储棉瞠乎其后,又是3亿元灰飞烟灭,巨额国有资产的流失,责任由谁来背呢?雷公吗?而大火背后到底又有什么玄机,这样的天雷是否还会频频勾动地火,也许只有雷知道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