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双方7月27日宣布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暂时避免了这起中欧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进一步升级。分析人士认为,中欧历尽曲折最终通过对话有效缓和贸易争端,符合双方利益。但由于欧盟还将继续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加之产能过剩的情况依然严重,中国国光伏产业的警报并未彻底解除。
对话解决贸易争端的成功范例
27日,中国机电商会等5家行业组织发表《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声明称,该价格承诺体现了中方绝大多数企业的意愿,使中国光伏产品在双方协商达成的贸易安排下,继续对欧盟出口,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
同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宣布,经过谈判,中国与欧盟就光伏贸易争端已达成“友好”解决方案。欧盟很高兴取得一份令人满意的有关中国输欧光伏产品的价格协议。“我相信新的价格有助于稳定欧盟太阳能板市场,我将很快向欧委会上交提案,等待批准。”
(资料图片: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
从欧盟去年宣布开始“双反”调查到今年6月宣布开征临时惩罚性关税,再到此次与中方达成价格承诺,中欧光伏案充满曲折,其背后是反复的磋商对话。由于涉案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攸关中欧光伏产业的重大利益,此次光伏案的有效缓和成为对话解决贸易争端的成功范例,得到各界高度评价。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欧贸易额巨大,出现贸易摩擦是正常的,应理性看待,妥善处理。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通过对话与磋商解决光伏贸易摩擦,有助于维持一个开放、合作、稳定、持续发展的中欧经贸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德国经济部长勒斯勒尔对中欧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友好”解决方案表示欢迎。他说:“现在已有一个妥协方案是件好事。我们始终认为,谈判解决问题比那种损害整个经济关系的冲突要好。”
美国《纽约时报》说,欧盟与中国通过磋商解决光伏贸易争端,避免了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爆发大规模贸易战的风险。“‘友好解决’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法新社说,欧盟和中国就光伏案找到了一个“友好的解决方案”,是中欧经贸关系近期来的一大“突破”。
路透社报道称,欧中通过谈判解决光伏贸易争端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光伏产品的进出口本身,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对中欧贸易的影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