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改革是一驾停不下来的战车 (2)

广东:改革是一驾停不下来的战车 (2)

其次,社会年龄结构有很大变化,更年轻的人群成为社会的主体。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即使社会有大毛病、有缺点,但跟过去对照,老一代人还是能看到很大进步,但更年轻的人参照系不同,你不能老说新中国成立前、改革前怎么样,老靠“忆苦思甜”来让年轻人有满意感,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视野,有他们的参照系,年轻人对社会的判定标准也不同了,他们对公平、正义、效率标准也不同了,你不改革就跟不上年轻人的要求。

再次,现在很多制度性的变量改得过慢,老不到位,正在激发越来越多的法外行为、法外现象。现在很多事情,法律上说一套,本本上说一套,人们实际上另做一套。不少人不在法内的框架里,而在法外的世界里讨生活。例如有城市有“黑车”,为什么?常常是“白车”经营的门槛过高、负担太重。凡白车服务不到的地方,黑车常常应运而生。

改革本来就难。站在当下这个时点,改革起来更难。但是拖延改革,不是出路。

公平竞争就是要打破所有制的垄断、所有制的歧视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将市场公平竞争放在进一步继续深化改革的第一点,市场公平竞争着眼点在哪?

周其仁:市场经济不光是有价格、利益,大家做生意赚钱有利润,更重要的是要有公平的竞争机制,一方面发现利润,另一方面又要竞争让利润平均化,这样国民经济的各种服务成本才能持续降低。垄断企业关起门来做生意,不让别人进来,对国民经济是不利的,对垄断企业提高管理和创新能力也没有好处。但是,开放必然触犯既得利益,困难重重,我们在这方面的改革是半拉子的,过去为了加入WTO搞了不少开放,今天看来,开放仍然非常有限,许多关键领域还是几个国有控股公司在玩,民营的、其他的进不来,这与增加就业、完善经济结构、鼓励创新、公平竞争都是背道而驰的,下一步改革必须抓住这一关键点。

公平竞争的对立面就是垄断,行政性垄断、部门垄断、所有制垄断,他们就是要把高额利润的领域抱在怀里自己玩。公平竞争就是要打破所有制的垄断、所有制的歧视,允许国有经济进的领域,也应该允许民营经济进去,一视同仁,习近平总书记武汉讲话中很强调这一点。

中国医疗根本就没有完成过市场化,应该将准入的门开得大大的

记者:您认为中国的医疗改革根本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那么在您看来,医疗服务市场化之路要如何走?

周其仁:中国医疗根本就没有完成过市场化,大部分的医院是国有医院,价格都是政府管制,医疗服务准入门槛非常之高,不能说有人在里头赚钱就叫市场化,完整的市场化机制,既有利用价格来调配资源,同时更重要就是市场准入。因此,我不同意有人说中国的看病贵、看病难是因为过度市场化造成的,事实上就没有市场化,更谈不上过度市场化。

看病难恰恰是行政垄断在远远没有破除的情况下,又把价格机制引进去了,允许已有国有医院在赚钱,“一医难求”,到处排长队,明的管住了,暗的又进去了,供不应求价格不就抬高了吗?这种情况过去也在国民经济多个领域出现过,譬如过去吃饭也很难啊,后来把市场门打开了,鼓励个体户都可以办餐饮业,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医疗也是这样,一旦放开许多问题就解决了。虽然,医疗服务与餐饮业不同,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基本原则是相通的。打破医疗垄断,应该将准入的门开得大大的,不仅对国内开,也可以对国外开,将一些国际知名医疗品牌引进来。

只有较好地统一全国性市场,才有顺其自然的城镇化

记者:如何评估中国当前的城镇化进程?您认为我们的工业化出现了罕见的“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现象的成因是什么?

周其仁:按照工业化达到50%,城镇化也应该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我们的城镇化从数据看是相对滞后的,其原因也是体制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城镇化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指标,多少人在城里生活,但实际上它是社会方方面面增加了经济自由的结果,譬如劳动力可以流动、福利可以携带,等等。我们现在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可以高度充分流动的市场,再加上户籍制度、资金的流动、以行政为主导建设的格局,这些都会影响城镇化进程。比如我这个乡就管我这个乡的事,我这个县就管我这个县的事情,如果行政力量在经济特别在投资建设上的力量特别大的时候,经济就有点被切割开来了,就会与真正统一的全国市场产生距离。

只有较好地统一全国性市场,才有顺其自然的城镇化;只有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流动、重组、配置,才能看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镇化,我们现在距离这个还很远。不是说盖房子、上项目就是城镇化,它还必须与人口的流动、经济的流动结合起来。

应该说,由于我们的城镇化处于滞后状态,是有一些潜力可以释放的,可以支持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提是克服掉阻碍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重组的因素。

确权要作为土地流转的前提

记者: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在哪里,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是什么?

周其仁:农村人口流动,土地也应该相应流转。过去数亿人在农村居住,要占地,现在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也要改变。过去农民的土地就自己用,结婚盖房子就占一块地,没有流转的机制,这一现状与目前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是不协调的。农村许多土地空出来了,一定要有流转机制,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不浪费。

可是流转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农村土地的产权关系要理清楚,不要把流转变成行政权力去剥夺农民的土地,这个后果非常严重。据一些地方的经验,确权要作为土地流转的前提。确权,就是要把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划清楚,并有一套机制保障这些权利,保障农民自己使用,也保障他们可以取得一定收益之后转给他人使用。这样就可以保障形成一个与城市土地并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以后还可以考虑两者并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