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抓住关键、突出核心(2)

核心价值观:抓住关键、突出核心(2)

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经济人”都追求利润最大化,由此演出了一部部激烈竞争的活剧,优胜劣汰,效率大增。但如果一切向钱看,就会把精神、信仰一概物化,就会把诚信、道德统统抛弃。手持利益这把“双刃剑”,身处社会这个共同体中,恐怕还需要坚守底线,明晰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经过了个人利益的觉醒、市场经济的洗礼,如何把经济冲动与道德追求、把物质财富与精神高度成功结合起来,检验着社会的文明程度。社会关爱人人,人人感恩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充分感受社会的温暖与和谐,反过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守望相助,蔚然成风。如此良性循环,不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吗?此中,生长着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激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感召力与生命力。

三、突出核心,就要有普遍与特殊、清晰与模糊的统一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最根本、必不可少、最集中反映社会取向的价值观,是诸多价值观中的最大公约数,是诸多价值观的“核”,社会有机体的“心”,因而是诸多价值观中本质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层面,既是国家整体、民族整体的追求,也是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追求,理论上应该可以成为每一个体、每个公民的追求。而一旦深入、内化到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特殊群体,就会像绚丽的阳光折射出五彩光芒,展现出不同的基本价值观。

范围小一点,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性要求就相对多一点,范围大了,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性要求就相对多起来。我们有三个范围的大团结,即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实现大陆范围人民的团结;以拥护祖国和平统一为基础,实现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的团结;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础,实现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团结的范围越大,存异的东西就越多。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当然是要“求同”,但覆盖面越大就越要有包容性,有必要的“存异”。要处理好特殊性与普遍性结合、求同与存异结合的问题,才能成为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要素的“核心价值”。

中华民族历来是信仰充实的民族,是最讲信义的民族,是重“君子”轻“小人”的民族。但我们在经济社会转型中,确实感觉到了道德危机和价值观的嬗变、剧变。在大家都奔钱而去的过程中,出现了道德的迷失和信仰的错位。讲“核心价值观”,就不能不去关注重建信仰、充实精神支柱的问题。

共产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信仰。科学信仰,需要科学理念来论证、来支撑。怎样把科学信仰变成精神信仰?信仰的支撑,仅靠科学的论证、理论的彻底是不够的,还要靠敬畏。人,总是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讲“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那是讲不信鬼不信神需要的思想状态。但不能放大为人什么都无所畏惧。共产党人不敬畏神灵,但要敬畏历史,敬畏人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有了敬畏,才有自律。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只有道德主体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完成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才能成为有效的道德规范。有了自律的基础,相互的他律——道德规范、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有实施的可能。

于是,我们提炼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就要注意这个链条:“信仰——敬畏——自律(道德的自我规范)——他律(公德、法规)”,给“信仰”、给“敬畏”留下空间。不是论证清楚了才有敬畏之心,而是无条件、没商量地常怀敬畏之心。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才能高悬于上,普照四方,“譬如北辰,众星共之”。

四、抓住关键、突出核心,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抓住关键、突出核心,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种选项,可表述为:以国为重,以人为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这种表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中国特色,扣住了全部社会关系——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关系的主线,扣住了全社会的利益关切,体现了作为“核心概念”“母概念”的普遍与特殊、清晰与模糊的统一。

以国为重。在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关系中,不是西方的那种个人至上,而是以国为重,这是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价值区别。

凝聚我们这个历久弥新的伟大国度的精神资源之一,正是那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家”在“国”中同气相求,“国”在“家”中生生不息。未有我之先,家国已在焉;没有我之后,家国仍永存。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如此,每个中国人短暂而有限的生命,便融入永恒与深沉的无限之中,汇集成永续发展永葆青春的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稷为重,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把个人的追求与整体的核心价值统一起来。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总是保持着“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君子立于天地之间,就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总是渗透着“讲信修睦”的理念,“礼之用,和为贵,天下之道斯为美”。这种“天下情怀”至高无上、自上而下;“和谐理念”无处不在、自下而上。两者简明扼要,会通无碍。自上而下,站得高,高屋建瓴;自下而上,落得实,家喻户晓。中国人有此优秀遗传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可作如是观,以如是行。

具体到今天,以国为重,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以人为本。在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关系中,不是个人至上,而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就提出过的口号。但西方近代人本主义过多强调作为个体的自由与权利,尊重人的本能欲望,催生了迅猛发展的经济,也造就了膨胀的个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搞得很紧张。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人类危机呼唤人本主义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的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以人为本”,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体系中的“新人文主义”,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着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继承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过度膨胀的人还原为一个“和谐”的人,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新的“和谐世界”。

而“以人为本”之“人”,既是“人人”,又是“个人”。人在国中,我在人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本文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一副院长)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