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是创新战略的重要引擎

浙江: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是创新战略的重要引擎

原标题:科技金融创新需把握内在规律

今年3月20日,我国最大光伏企业无锡尚德被当地法院裁定破产重整,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在内的9家银行提出了约71亿元的债务诉讼。无锡尚德的破产无疑给地方政府、银行及其他投资者泼了一大盆冷水,充分警示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风险性。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是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引擎,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但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并不等同于资本的一场“豪赌”,资金投入的盲目性及运行效率低下将会极大地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在大力鼓励各类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背景下,理解、把握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内在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重视投资者风险偏好及投资适应性。早期科技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呈现“短、频、急”特点,单次融资量小,但是频度高、时间急。随着企业发展,资金需求量增大,但融资渠道增加,风险降低。为满足不同企业资金需求,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为首要工作,只有完备的渠道才能保障资金在不同阶段投入的可能性,其中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科技贷款、新三板、科技保险、科技租赁等投融资载体,都是地方政府推进科技金融结合的重要着力点,但可能性并不代表适应性,特别是在对早期科技企业投资过程中,如果大量追求“短、频、快”或者风险承受能力偏低的资金进入,不仅无法有效支持企业发展,反而会让整个市场趋于混乱。典型如近年风险投资产业之乱象,因急于退出或难以承受高风险,迫使高管回购或哄抢Pre-IPO企业,失去风险投资应有功能。故此,完善投融资体系的同时,还应引导投资者深入了解自身风险偏好及各类投资形式的潜在风险和运行模式,降低盲目性。

强化投资机构的协作意识和服务能力。科技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资金短缺外,还面临其他很多问题,比如产品不稳定、市场推广受阻、发展战略模糊、财务管理混乱以及核心人才缺乏等。因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急需资金仅是科技金融的一个方面,实际上还应充分重视资本背后的增值服务,具体表现为为企业提供投资、融资、管理顾问、发展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财务、法律咨询等一系列的综合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保荐、信托、创投、担保和保险等机构并不孤军作战,更多利用“团队赛”和“接力赛”方式做好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融资衔接工作,并利用自身关系和资源,整合律师、会计、咨询、政府、上下游企业等产业资源,形成对企业的全方位服务网络,将一个个企业从初创期培育成长乃至上市成为产业龙头。而这一点恰是我省很多投资机构所欠缺的,服务能力跟不上投资规模,且相互间的协同能力还难以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高效的金融支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