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政府减杠杆,居民加杠杆?(2)

中国经济:政府减杠杆,居民加杠杆?(2)

“去杠杆”应分子分母双管齐下

这与美国正好相反。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工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所说:“虽然美国私营部门的杠杆率降下来了,但最终加到了公共部门上,美国的财政赤字上升较快,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也扩张得很厉害。美国通过公共部门的加杠杆降低了私营部门的杠杆。”

对中国这种“去杠杆”思路的影响,石磊认为,中国房地产有明显的负财富效应,拖累消费,结果会有更大的泡沫。房地产调控的思路只能是维稳。

对于这种政策猜想,孙学工指出,尽管房地产融资有所松动,但按揭贷款的政策并没有松动,并且房贷供给还是比较紧张的。给开发商融资,但最后还得把房子卖出去,才能形成家庭部门的杠杆。

对于住房贷款,央行在《201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要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费,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孙学工指出,杠杆率本身有分子和分母,不能只看一方面。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要注意风险,审计署审计地方债务,就是为了把“家底”搞清楚,这个很有必要;但另一方面,在短期之内,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还是不宜过度紧缩,应使经济保持在合理的增长空间,在增长的过程中逐步化解风险,也就是把分母做大。如果只专注于把分子做小,同时分母也变小,最终可能反而达不到政策目标。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