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要结论与启示
二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推广“普世价值”在美国全球战略的总体布局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重要地位不仅是由于“普世价值”本身即是美国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因为“普世价值”涉及到美国外交政策的正确性与合法性等重大问题。
推广“普世价值”为美国带来了诸多明面的和潜在的利益:为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提供了政治“正确性”依据;为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国际霸权提供了“合法性”依据;有助于实现美国的全球战略;增强了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软实力和国际地位;也有利于美国向世界各国推广美式意识形态。“普世价值”带给美国的利益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如下的逻辑推论:第一,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民主”;第二,“普世价值”具有明显的国际道义优势;第三,在美国国际话语权的支配下,“普世价值”即是“自由民主”;因此,美国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美国内政、外交政策的“合法性”、“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由此可以预见,未来美国将进一步强化“普世价值”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作用、角色以及推广力度,并且推广“普世价值”也将上升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
研究美国的“普世价值”战略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首先,普世价值是一个褒义词,该词汇“天生”即带有国际道义的属性。美国大力宣扬和推广“普世价值”正是敏锐地意识到并顺应和引导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这一潮流,从而有利于确保美国的全球战略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牢牢地占据国际道义优势。
其次,美国的“普世价值”战略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无形压力。一方面,我们无法从理论上否认“普世价值”的存在;另一方面,“普世价值”概念对普通民众在直观上的吸引力是不容低估的。同时,由于美国对国际政治话语权的掌握,许多国家的民众已经先入为主地接受了“普世价值”即为美式“自由民主”的观念。因此,美国的“普世价值”战略不利于正处于历史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形成有利于中国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观共识。破解这一困局关乎中国的国运。
第三,中国需要积极参与“普世价值”观念的建构。从理论的角度承认“普世价值”的存在,符合现代科学的基本常识。承认“普世价值”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我们必然要认同美国所定义的“普世价值”的内涵,而是强调国际社会应该在对话与交流中寻找价值共识,充实“普世价值”的应然内涵。改革开放之初甚至直至20世纪末,中国国内也曾经出现过“如何对待美欧主导的国际秩序”的重大争论。中国后来选择的道路是:积极加入这一秩序,并逐渐使国际秩序烙上中国的痕迹。而如果游离于这一秩序之外,那么我们将没有办法、也没有机会塑造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国际秩序。历史经验表明,中国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胸襟面对原本具有明显西方宗教文化色彩的“普世价值”。在以乐观的心态接纳该词汇所体现的观念的同时,努力赋予其中国特色的内涵,尤其注重吸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本文认为,积极参与“普世价值”观念的建构将有助于化解美国推广“普世价值”战略对中国造成的被动局面。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