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眼前小问题与长远大问题一起找,才是真正务实的作风建设。任何偏其一端的做法,都可能是新的形式主义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如果没有建立起严格有效的制度,并一丝不苟地认真执行,持久长效就可能成为空谈
还有一个关键是如何把活动引向深刻的思想层面。现在需要“补钙”的,不仅仅是年轻人,还有不少党员领导干部
走村入户的干部多了,排忧解难的速度快了,公款吃喝的现象少了……这是百姓眼里的变化。但群众的担心也是明摆着的,那就是有些领导干部会不会有任务心态、过关心理,现在搞得轰轰烈烈,以后一切如故,甚至愈演愈烈。
确实,一些不良风气的形成,往往是积弊甚久、渐演成习。要避免教育实践活动一阵风,关键是力促务实、持久、深刻的变化,让老百姓得到更多改革红利。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满意,我们才能说活动没有走过场,是“真有效”。
要确保实效、解决问题,关键是要务实。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急群众所急,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同时,也不能怕触及深层次矛盾,要发现阻碍改革的体制机制弊端,能啃硬骨头。换言之,发现小问题要即知即改,看到深层难点要研究整改措施,认真实施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杨浦区不设主题、不定范围,面向社会各界启动“美丽家园共建共享”金点子征集活动。半年间共收到各类意见、建议2451条。其中,既有涉及城区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有具体的民生实事。杨浦区此举的出发点,就是探索创新群众意见建议征集制度,鼓励更多老百姓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中来。
只有眼前小问题与长远大问题一起找,分时分类探索解决,才是真正务实的作风建设。任何偏其一端的做法,都可能是新的形式主义。在利益分化和观点多元的背景下,领导干部一定要敢于倾听、正视并回应问题和挑战,寻求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以推动和深化改革,这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希望所在。对上海来说,就是作风建设要有新面貌,改革开放要有新突破,创新转型要有新进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